出自唐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ài běi méi huā qiāng dí chuī , huái nán guì shù xiǎo shān cí 。
翻译及意思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词语释义
梅花:(名)①梅树开的花。②指腊梅、红梅等。
羌笛:乐器名。古时流行于塞外的一种笛子,长约四十余公分,最初为四音孔,后改为五音孔,可独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数民族羌族中,故称为羌笛。
淮南:淮南huáinán∶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安徽省的地级市。
小山:文体名。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