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作品评述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来,我一直守护着吾州的符竹(古代地方官署的标志),现在送别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同时也简单向吕元钧告别。在这十年间,曾有一些旧部下嘲笑我像一头牛一样土气。他们不要以为徐公(指自己)无法胜任,人们自己都会随着世事的兴衰而沉浮。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的个人情感和对官场的感慨。苏辙在吾州守护符竹已有十年之久,现在送别周正孺回到梓潼,同时也简单向吕元钧告别。在这十年间,他遭受了一些旧部下的嘲笑和诋毁,被认为土气像一头牛。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不适合担任徐公的职务,相信人们会随着世事的变迁而有所起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在官场中遭受诋毁和误解的感受。他以符竹守吾州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这个地方的官职以及与周正孺和吕元钧的交往。诗中的"十年来,我一直守护着吾州的符竹"暗示了苏辙在这个地方已经任职了很长时间。"故吏相逢嘲土牛"表明他在官场中受到了一些旧部下的嘲笑和诋毁,被看作是一个土气的人,类似于一头牛。然而,苏辙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通过"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那些嘲笑他的人的不屑。他相信人们的评判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官场风波的淡然态度。尽管他遭受了嘲笑和误解,但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并相信时光会证明他的价值。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情感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人生哲理,即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自信和坚忍,相信自己的价值会得到认可。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岷。毫发恐未尽,屠钓求隐沦。今年独何幸,见此度世人?夜深来较术,雷雨战江津。剑客行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隐见天地间,变化岂易测。国家未灭胡,臣子同此责。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酒酣脱匕首

一旬三馈浆,十日一栉沐。迫而后能应,希声犹不足。被褐诣谂公,共尔一盂粥。澹然出世情,了了无缚束。因举赵州话,白兆一橛木。瞠目不解答,彼已两无触。作别不作别,黄叶埋经屋。

露湿燕脂泪脸寒,独将幽恨倚阑干。精神不比篱边菊,莫把寻常醉眼看。

凌晨静至乐倍,倚阑隈。*奇材。正是蟾宫。馀影世间来。遂得晴空甘露力,润根*,发修条,伟又瑰。能绽粉苞加红艳,按周天,四序开。蕊撒黄金腾馥郁,道眼堪猜。岂许□姿,陆地混尘埃。呼取好风同引去,上瑶台,复灵根,月里载。

写竹如草书,患俗不患清。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墨君曩有文夫子,蝉腹蛇跗具生意。当时一派属苏公,雨叶风枝略相似。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陈玄幻却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近时赏爱杨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李生於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倒晕疏花出古心,

邦君今刺史,光禄古名卿。况是三台后,仍兼二事荣。才猷希世出,议论一时倾。文燄长千丈,诗锋锐五兵。量形沧海狭,气与素秋横。官路紫朱竞,公心绂冕轻。金华推美郡,铜虎惬专城。半岁开尊府,休风变细甿。堂阴空昼讼,桑野劝春耕。每布诏条暇,间携宾从行。江山寻胜地,笳鼓

水树风帆隐伎楼,微明远岸浊河流。也知一望堪肠断,暮雨无人在上头。

江迹留空垒,牙枭谶异徵。报君忠贯日,吞虏气填膺。死战悲杨业,生降唾李陵。哀荣褒典存,主上已中兴。

金门学士富才华,又拥双旌照水涯。海日三竿随放仗,春风五马去如花。帐兵夜握龙泉湿,舞女朝垂锦带斜。君看有唐贤太守,风流常是属诗家。

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昔我曾大父,高父世无伦。晚生不尽得,所知三数人。堂堂赞皇公,实能继张陈。谏垣磨荐墨,许之以经纶。江陵竟连蹇,翰墨留余珍。晦庵乃其季,英气盖八垠。家世斯文事,属付真不泯。我亦早闻义,中年见天津。委曲问先世,与成倾盖亲。公故鼎富贵,我乃困贱贫。有诗猥蒙诵,顾乏

楩柟非给燎,鱮鲂必施罛。

白日经檐短,风霜吹客衣。梅梢惊岁晚,沙际看春归。

游气日氤氲,人物生楚楚。阴阳易之马,天地道之府。吾身从何来,造化戏剧我。有我期自丧,欲与未生伍。天胡凿吾窍,能解乐与苦。苦乐两相纽,心绪遭织组。吾生亦错误,错误送千古。勤除将懒乘,智阙以愚补。天机自裁断,万象得安堵。日晴鸟乐奏,风动花姬舞。结交一欢伯,气味

怒涛撞击吼笼铜,惊倒江边百岁翁。西望阴霾犹未定,火云偏在五云东。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及此年事衰,徒看众花发。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星汉流不停,蓬莱去难越。邺中秋麦秀,淇上春云没。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别去期三载,伻来痛一书。死生诚大矣,力量果何如。平日真知我,遗言苦问予。作铭虽不愧,回首倍欷歔。

长笑里俗儿,闺中相尔汝。因思安丰妇,由来卿婿古。

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白石谩应歌甯角,黄金枉是起燕台。侵更竞看仓惶笑,薄晚谁衔毷氉杯。文字须勤苦得,莫沾双泪向尘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