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

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欹枕续残漏。

作品评述

《五更》是宋代仇远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清晨未到天明时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山寺的钟声未响,而城楼角已奏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寺钟未鸣,
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
欹枕续残漏。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清晨时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时间的感知。诗中山寺的钟声未响,城楼上的角已经吹奏,角声清脆悠扬,可以清晰地听见。而作者则靠在枕头上,继续沉醉于那微弱的漏声。

赏析:
《五更》以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祥和的清晨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时间的敏感。诗中的山寺钟声和城楼角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钟声代表着宗教、宇宙的秩序,而角声则象征着人间的喧嚣和活力。作者将这两种声音对立放置,映衬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者欹枕续残漏的描写则表达了他对时间的留恋和追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思索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声音和时间的感知,展示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自由地沉浸其中,感受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真谛。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穷而益脆岂能坚,敢说春秋备责贤。腰折粗官五斗米,身轻名士一文钱。踏空不着将何去,得饱宜扬却又还。同妾语传王百谷,哀矜命薄我犹怜。

老来夫妇喜如颠,遥举生朝白玉船。多作时文充上赋,深持伪学继家傅。九年伏枕吾何恨,五子通经汝更专。嘉实送将知有意,且须成熟味方全。

一生富贵皆空梦,千古英雄只断碑。几欲含毫作天问,西风吹恨入江篱。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闾井锥刀*战烘。咏归奚取舞雩风。道开圣学千年后,春在先生一亩宫。敦诲诱,见从容。弦歌不隔幔纱红。珉溪几点梅梢雪,岁岁吹香入寿

蹇产通天百尺台,岁祠三一羽旗开。卧闻野雉宫前雊,应有神光坛上来。

吴国山迎越国山,江流吴越两山间。两山相对各无语,江自奔波山自间。风帆烟棹知多少,东去西来何日了。江潮淘尽古今人,只有青山长不老。

锦水花林,前度刘郎行乐处,当时桃李卧莓苔。又重来。今年菊蕊为君开。赖有诗情浑似旧,西风斜日上高台。醉千回。

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日暮东风起,飘扬玉阶侧。残蕊在犹稀,青条耸复直。为君结芳实,令君勿叹息。

衰迟何幸得同朝,温劲如君合珥貂。谁惜异材蒙径寸,自惭枯枿借凌霄。光风泛泛初浮水,红糁离离欲缀条。后日一樽何处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飞燕身轻未是轻,枉将弱质在岩扃。今来不得同鸳枕,相伴神魂入杳冥。

二千年前,灵山付嘱品。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十年宦海尘埃客,文墨於人有底功。天远宁知心匪石,官卑不许气如虹。唐虽未老行将老,衍不应穷究竟穷。何日得君天上去,收云拾雨借长风。

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试问挂瓢栖碧洞,何如襆被卧彤闱。梦中芳草还成路,别后黄花又是时。羞杀今年堂上燕,片心寄与雁南飞。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落日斜,西风冷。幽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扁舟惯听浪淘声,昨天危沙今日平。唯有江豚吹白浪,夜来还抱石头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