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禅人

铁石身心来问道,惯调金镞若为酬。
棒头喝下随流入,靠倒沩山水牯牛。

作品评述

《示禅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慧远。这首诗词以禅宗的哲理为基础,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铁石身心来问道,
惯调金镞若为酬。
棒头喝下随流入,
靠倒沩山水牯牛。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而富有禅宗的哲理。首句“铁石身心来问道”,表达了修行者全身心地投入禅宗的意境中,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和智慧。诗中的“铁石”形容修行者的身心坚固如铁石,展现了他们对修道的坚持和毅力。

第二句“惯调金镞若为酬”传达了禅宗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常常以金镞(一种敲击乐器)的声音作为回应和奖赏。这里的金镞声象征着禅宗的教诲和启示,是修行者对禅宗智慧的回应和领悟。

第三句“棒头喝下随流入”,通过描写棒头喝下的场景,表达了修行者在禅宗指导下,将教诲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思维之中。这里的“流入”意味着修行者将禅宗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心灵,使其成为修行者内在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靠倒沩山水牯牛”,以山水和牯牛的形象来象征禅宗的境界和境地。这里的“倒”表示修行者在静心冥想中超越了常人的见解和认知,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山水和牯牛象征着禅宗的自然和纯真,修行者通过借助这种境地,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总体而言,《示禅人》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心灵自由和智慧的道路上的坚持和领悟。诗词以禅宗的哲理为基础,通过山水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心灵的平静。这首诗词以其深远的思想和意境,传达了禅宗修行的真谛,引人深思。

诗词推荐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吹尽浮云天宇清,城头叠鼓报三更。平生无此一杯酒,玉笥峰头看月生。

城外晴风卷薄尘,传言都道踏青人。繁华满目开如锦,惟此宫中不见春。

片帆已挂晓须开,无奈游情日与催。欲画楚山青万叠,待余行看越山来。

终日哓哓漫说空,触来依旧与争锋;登时觉悟忙收拾,已是闇黎饭后钟。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天地混一色,楼高试卷帘。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旌旆光华瞳皁舆,斑衣星使奉安车。尊罍方荐龟莲寿,雨路交驰鹤板书。三斧及亲真可乐,一经教子未全疏。马蹄又踏春风去,勋业君看纵壑鱼。

直写胸中事,谁拈纸上尘。兴来那暇懒,得处不容廑。行有鬼神觑,诗防天地嗔。欧苏寻后辈,郊岛是前身。

具酒作社饮,此事古介始。孰肯具果蔬,被肘醉子美。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

吴姬当垆新酒香,翠绡短袂红罗裳。上盆十千买一斗,三杯五杯来劝郎。落花不解留春住,似欲随郎渡江去。酒醒一夜怨啼鹃,明日兰舟泊何处?

建业萧梁子,历劫宗心祖。志公一会人,显道腾今古。

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君不见道傍废井生古木,本是骄奢贵人屋。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轻飚糗何来,破我池面绿。龙牙方可床,清梦绕修竹。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妙问不要名,杯深睡初足。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官罢得优间,一到休车马。开轩命宾客,棋壶杂觞斝。园亭助登览,山川入骚雅。霄汉不可跂,惓惓谁能舍。目睇西北云,丹成此倾泻。出还拥旌旟,归复傲林野。真得吏隐趣,岂累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

秀山山下榻,欹枕肯重来。醉任门无掩,贫如盗□□。□□终夜听,老树几年培。归橐残书少,舟轻亦快哉。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