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赋)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作品评述

诗词:《吴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赋)》

家住越来溪上头,
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
只逐越来溪上流。

这首诗词是元代杨维桢所作,题为《吴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赋)》。诗中描述了一个家住越来溪上游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词中的"家住越来溪上头"表达了诗人居住在越来溪上游的家中。"胭脂塘里木兰舟"则描绘了溪流旁的胭脂塘中漂浮着一艘木兰舟,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这句诗表达了木兰舟行驶在越来溪上,当风吹起时,花瓣被迅速吹散,只能顺流而下。这句诗描绘了溪水流动的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流、木兰舟和飞舞的花瓣,展现了一幅清新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同时也可以从中体验到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情感。

诗词推荐

梦别一仙人,霞衣满鹤身。旌幢天路晚,桃杏海山春。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自怜头白早,难与葛洪亲。

竹枝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不如上游古形势,四十余万兵筹边。中原地与荆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泽连云梦寒打围,城接武昌晓排陈。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却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楼吹。貂蝉兜鍪两岑寂,若耶溪傍还作客。空馀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竹枝

手接汨罗水,天心知所存。固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消凝伤往事,斜日隐颓垣。

竹枝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

竹枝

丛祠牲酒走村村,赖是龙归为解纷。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数峰缥缈如屏面,一浦涟漪作簟纹。犹胜楚人箫鼓里,九歌哀怨下湘君。

竹枝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竹枝

学稼古寺侧,结庐高柳阴。音书故交绝,岁月杜门深。新雪添衰鬓,寒灰死壮心。西州贤别驾,连日肯相寻。

竹枝

(《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竹枝

衲僧照彻千差眼,缁素浅深毫发分。分处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独称尊。

竹枝

一自昭君向北迁,花魂千载却南旋。歌声不动先含笑,粉面无施任自然。羞整云鬟多戴笠,欲呈锦袖漫开氈。夜来大渡河边过,青盖金羁稳上船。

竹枝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举杯向明月,此意

竹枝

梅梢弄粉做新晴,积雪残云没一星。只把眼前春事卜,麦坡已作佛头青。

竹枝

稍喜世缘渐薄,尚嫌家事相关。种子入豹林谷,庞公遁鹿门山。

竹枝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斜拽蓑衣遮盖后,空余明月满江湖。

竹枝

汝生十七年,不离父母膝。抗言求自试,立意坚且必。父母不汝拒,汝志诚少匹。束书下扁舟,挂席飞鸟疾。书来报善达,授馆亦云佚。进修不多言,祝汝慎非一。

竹枝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竹枝

青天送归云,整如劳还师。颜行有喜色,厮役争奔随。晨曦映疏雨,宝灯贯银丝。落面何曾湿,洒空不胜微。老夫锐登山,半岭惊欲归。仰视得奇观,徙倚为久之。谁言李成巧,此画天下稀。却登碧落堂,四面天风吹。葛制忍秋寒,前夕酷暑时。

竹枝

猛悟百年弹指。泪似迸珠不止。急解死生忧,管甚石中火起。石中火起。一任停丧在地。

竹枝

山岩岩,奠南西。嗟我民,匪神依。伐山木,蓺稷黍。求既多,诉不已,犹我许兮。

竹枝

诗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积水边。窗户动摇三岛树,琴尊安稳五湖船。罗浮道士分琼液,锦席佳人艳楚莲。今日相逢朗吟罢,满城砧杵一灯前。

竹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