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香刹冠嵯峨,松门络薜萝。
风清尘不到,岸阔鸟难过。
欲雨江声怒,新晴海气多。
行舟未摇棹,回望隔烟波。

作品评述

《金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山寺,香火旺盛,寺庙高耸入云。松门上缠绕着茂盛的薜萝。清风吹过,尘土无法侵入,岸边宽阔,鸟儿难以飞过。欲下雨时,江水发出怒吼声,天空放晴后,海上弥漫着浓厚的气息。船只尚未摇动桨,回望时,远处的烟波隔绝了视线。

诗意:
《金山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丽的景象。寺庙高耸入云,香火旺盛,象征着信仰的力量和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松门上缠绕着茂盛的薜萝,给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感觉。清风吹过,尘土无法侵入,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纯净和宁静。岸边宽阔,鸟儿难以飞过,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广阔。欲下雨时,江水发出怒吼声,新晴时海上弥漫着浓厚的气息,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力量。船只尚未摇动桨,回望时,远处的烟波隔绝了视线,给人一种遥远和神秘的感觉。

赏析:
《金山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信仰的虔诚。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信仰的坚守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壮丽和神秘的感觉,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分张天下付群雄,回首咸阳卷地空。六国三秦随扰攘,锦衣何暇到江东。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树色川光向晚晴,旧曾游处事分明。鼠穿月榭荆榛合,草掩花园畦垄平。迹陷黄沙仍未寤,罪标青简竟何名。伤心谷口东流水,犹喷当时寒玉声。

几净窗明丈室间,炷香危坐不开关。如何密密深深地,忽有层层叠叠山。珍重故人初入手,携持使我得怡颜。从今石友常相对,世上交游费往还。

龙岂分勤惰,司存想异方。萗雩均此意,丰歉竟殊疆。惠戒憎漏网,君宁专击强。东南有偏熟,鄙语未应忘。

雨过云容扫。使星明、德心高揭,福心旁照。槐屋犹喧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节、云间缥缈。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鹊噪,有佳报。天家黄纸除书到。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浩。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遍西郡、欢声多少。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绮罗香未歇,丝竹韵犹迟。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嫩水春来别样光,草芽绿甚却成黄。东风似与行人便,吹尽寒云放夕阳。

争似无为实相门,朝歌暮拍整乾坤。东边打著西边响,到头只用一光吞。

白菊长先黄菊开,年年九日泛新醅。犹存古历摽花候,不奈时人信手栽。得势从教盈九畹,俯眉聊复引三杯。愈风明目须真物,能使神农为尔回。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胁本号难生,泥牛入海耕。随机千万转,无上亦无行。

峭帆风罢到淮濒,草草停桡一问津。大小山前怀古地,短长亭下未归人。林姿暗淡吞霞彩,浪垒光芒受月轮。尚忆他年故俦在,擘笺题作郢中春。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子龙独何人,啖笑却啀啀。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匣内青锋磨砺久,连舟航海斩妖魑。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渊隐虬龙惊阵跃,汉飞牛斗避锋移。捷书驰报承明主,沧海而今波不澌。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门开三观莫迟留,得路行行到始休。鉴像照心无所住,楼钟出碍有来由。顶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国侯。应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风棹驾涛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