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西上

华胄惟莆冠七闽,陈岩所产必闻人。
穆陵凤阁曾分席,朝道麟台有后身。
上览四书方唱叹,子行三策好条陈。
明时独擅将雏曲,未数燕山桂与椿。

作品评述

《送人西上》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学识和才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华胄惟莆冠七闽,
陈岩所产必闻人。
穆陵凤阁曾分席,
朝道麟台有后身。
上览四书方唱叹,
子行三策好条陈。
明时独擅将雏曲,
未数燕山桂与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西行的朋友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留恋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华胄和莆冠,这是指福建地区的人物,世代才华出众。陈岩是指福建的一个地名,而诗中提到的陈岩所产必闻人,表明来自这个地方的人才必定有名声。这种表述体现了离别时对友人的感慨和对其前程的祝愿。

接下来,诗中提到穆陵的凤阁和朝道的麟台,这是指官府中的高位。穆陵是指太学的校舍,凤阁表示高官的府邸,而麟台则意味着高官的位置。这里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友人在未来能够有所成就,担任高官重要职位。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上览四书,唱叹其中的感叹,子行三策,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表明诗人自身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才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词。明时独擅将雏曲,表明友人在未来能够独领风骚,成为一代宗师。未数燕山桂与椿,意味着友人的才华超越了一般人,即使与燕山的桂树和椿树相比也不逊色。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和赞美,展示了诗人自身的学识和才华,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祝愿。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东坡粟已黄,西畴稻堪获。农家庆丰年,茅茨举杯酌。复喜官家用贤相,奋发天威去元恶。诏收宽徭榜村路,悍吏不来鸡犬乐。儿音牧牛舍牛摆,翁媪赛神听神语。饮则兮福乡土,五日一风十日雨,万岁千秋戴明主。

去年元夕,飘零书剑大梁城。春风九市花灯。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对一尊芳酒,满意歌声。断人行。梅花归梦,正一笑、柴门稚子迎。庭树鹊、何苦频惊。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今夜掩妆花下语。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昔吾同年友,壮志各南溟。十年风雨过,见此落落星。秀者吾元茂,众器见鼎铏。许身稷契间,不但醉六经。时逢下车揖,慰我两眼青。勿忧事不理,伯始在朝廷。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野店梢头起灶烟,江云弄色半晴天。暗泉绕砌喧人语,远烧侵林照客鞯。晚日未收鸡上树,春风欲度鸟耘田。布帆无恙归心稳,才到家山又迫年。

巫峡孤舟嫌太重,山阳小艇又偏轻。直须装载停匀着,更要其间御者平。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城头乌。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瓦官大庭千步方,灯如流萤月如霜。高僧共礼旃檀像,游女来焚薰陆香。旧国破亡何物在,少年逐乐个侬狂。别来白社更牢落,回首衡湘春梦长。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银竹方依檐住,瑶花又入帘窥。一白本怜麦瘦,重来庆为梅迟。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往者枉书并赐诗,蔼然高义见乎词。襄阳耆旧今余几,海内风流更属谁。早日有怀期见止,秋风于此得来思。顾虽愿被林宗识,却恐人非讵辱知。

歆我嘉荐,锡我蕃禧。多黍多稌,如京如坻。

冥蒙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溪横石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