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愧君来款关,话别憩林间。
不待风销暑,聊因酒发颜。
沧洲即欲往,清躅暂容攀。
居者羡行者,寄声思越山。

作品评述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是宋代谢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愧君来款关,
话别憩林间。
不待风销暑,
聊因酒发颜。
沧洲即欲往,
清躅暂容攀。
居者羡行者,
寄声思越山。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谢绛送别获得余姚知县职位的陈最寺丞的情景。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无法与陈最寺丞相比,并感慨地说话别时是在林间歇息。他表达了与陈最寺丞共同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饮酒来解暑、提振精神。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沧洲(指余姚)的渴望,并表示自己愿意稍作停留,以便与陈最寺丞有更多的交流。最后,诗人思念着越山的风景,将他的思念之情寄托于陈最寺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辞谦虚,表示自己无法与陈最寺丞相比,展示了他的谦逊之态。他以林间歇息为背景,通过描绘酒的作用,表达了送别时的惜别之情。通过"不待风销暑,聊因酒发颜"这句诗,诗人表达了饮酒解暑的愿望,并借此增添离别时的情感。

诗人用"沧洲即欲往,清躅暂容攀"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余姚的向往,并表示愿意稍作停留,以便与陈最寺丞有更多的交流。这种愿望和思念使得诗人与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行者生活方式的羡慕。

最后一句"寄声思越山"中,诗人把自己对陈最寺丞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越山。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陈最寺丞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越山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和对于友谊的珍视,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与憧憬。这首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都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谢涛子。

谢绛的生平

  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谢涛子。以父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今属安徽)。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达数千言。翰林学士杨亿举荐其文章,真宗召试,擢秘阁校理,判登闻鼓礼院、吏部南曹。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通判常州。天圣(1023—1032)中,各地水旱蝗灾,黄河决口滑州(今属河南)。绛上书指陈时弊,建议皇上下诏引咎自责,“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敛”,以休息天下。仁宗嘉纳其言。后为编修官,参与修真宗国史。既成,天圣中,迁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后通判河南府。钱惟演留守西京,悉以政事委之。是时欧阳修、梅圣俞、尹洙等亦在西京或其附近,相与登山临水,著文赋诗。权开封府判官,虽在外,犹多次上书论事,言妖人方术之士不宜出入宫中。权开封府判官时,蝗灾严重,据以再论时政,请求廉政轻役,慎择官吏,宽施刑狱,与民休息,再迁兵部员外郎,徙三司度支判官,主张编制预算,“历考岁用而裁节之”;又数言朝廷号令屡变,政出多门,宫廷侈糜,赐予无度等弊病。更进《理治箴》5篇,谏阻宫中不时需索。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太常礼院。景祐元年(1034)出使契丹,还,迁擢知制诰,判流内铨,出知邓州(今属河南)。至任,调集民工扩建美阳堰;又上书请修复钳卢陂,壅水灌注,可溉田3万顷,宝元二年,未成而卒于任,年四十六。谢绛为人稳重,深于涵养,而以文学知名,谢绛学记博深,长于制诰,论议透辟,尤为儒林所宗。所至之处,“大兴学舍”。在河南时,修建国子学,亲自执教,远道来学者达数百人。平时乐施好客,卒后“家无余资”。欧阳修称其制辞“尤得其体,世所谓常、杨、元、白,不足多也”(欧阳修《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蔡襄也说他“文章谨于法度,叙史体,述制命,尤为深约典重”(《谢公堂记》)。其上杨亿书有“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二联,全用经籍语,杨亿大加称赏,誉为“文中虎”(《归田录》卷一引)。著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一七七录其诗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一一收其文十五篇。王安石为述“行状”,事迹见欧阳修《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六)、《宋史》卷二九五本传。 子谢景初、谢景温、谢景平,皆有文名。

诗词推荐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翦处。

西风黄叶埽空庭,舞鹤翩翩堕雪翎。一阵清风通鼻观,木犀亭下读骚经。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一夜春风来,万朵白花开。欲知人民心,且看英雄碑。

碧山如画豁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九鲤有人争乞梦,一麾无事独登楼。田中水白秧初雨,陇上云黄麦已秋。民困只今苏息否,我来端不为花谋。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坐底是谁,立底是谁。两枚漆桶,一种无知。非惟咈诟咄{左口右聿},恣意凤林吒之。坏尽东山穷活计,都因这汉两爷儿。

明星何熠爚,绛云何葳蕤。辉海万楼台,下此凤凰雏。窈窈西樵山,比之藐姑射。神人凝雪肌,餐风影空碧。雅步汉宫仪,雅奏广陵散。逢场留白头,谁怜幽情满。

饮兴正阑珊,正是挥毫时节。霜干银钩锦句,看壁间三绝。西风特地飒秋声,楼外触残叶。匹马翩然归去,向征鞍敲月。

震邸陪经席,辰阶拥化钧。高谟帷幄旧,嘉织鼎彝新。露湿铭旌晓,尘凝燕榭春。许郊民爱厚,犹忆相车茵。

年时歌管萦云处,閒倚栏干水拍空。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鬅鬙那复梳千下,磊磈聊须酒一中。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

男女不婚嫁,随缘卖笊篱。这船滋味子,岂与外人知。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斑然锦翼花簇簇,雄雌相随乐不足。抱雏出卵翅羽成,岂料一朝还反目。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女弃父母嫁曰归,中道舍君何所之。天生万物各有类,谁谓鸟兽为无知。虽无仁义有情爱,苟闻此言宁不悲。

嫩水浴凫芳草短,淡烟飞燕落花天。绿杨也识春来暖,一夜东风脱却绵。

鼻祖始谋远,承家积庆长。青霜元不坠,玉树久逾芳。气验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向来蜀父老,久忆汉文章。试问风骚将,谁登翰墨场。浮云玉垒变,秋草墨池荒。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九成方命舜,三变必兴唐。东壁初观象,南箕果降光。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世喜韶音在,人皆

精神由日就,格律忌雷同。我匪从它入,君应自此工。多岐怜世路,力学振家风。莫易朱弦绝,各年论最公。

十二天街雨压沙,秋千咿喔响人家。东风会劝十分酒,寒食初开百玉花。年少斩新金络马,柳阴无数画轮车。春来谁道迟迟日,尤觉春来日易斜。

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稚金无力拒炎光,挟雨呼风作晚凉。玉漏城头传一箭,征人已觉十分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