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
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
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
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
他的紫衣是明主赐予的;
他归寺时感念先师的教诲。
接受教诲的恩情难以偿还,
开堂授课时,给予的启示却不可见。

松风轻拂枕头,夜晚时分;
山雪飘洒楼前。
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他略微低吟,又收敛了眉间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离别旧友归寺的情景。诗中提到了明主赐与他的紫衣,显示了他受到的殊荣和重视。同时,他也感念先师的教诲,表达了他对师恩的感激之情。

作者通过描写松风欹枕夜晚的情景和山雪飘落楼前的景象,创造了一种寂静和冷清的氛围。诗中描述了僧人在这样的时刻无人理解他的心情,只能略微低吟,并收敛了眉间的忧愁。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僧人受业恩情难以报答的伤感,又呈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之情。通过对日常生活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展示,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绪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闻道丹砂近有术,锱铢称火共君看。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柳影年华度,莺声午梦回。空床静看刎,满席澹凝埃。隐几野花落,闭门山雨来。无人见愁绪,欢伯一樽开。

阴德仙官裔,殊勋辅相家。山川钟秀丽,人物见雄夸。小试丞卿月,卑棲属使华。盖棺何太早,行路亦兴嗟。

三国名臣宅,千楹释子宫。但求除橘籍,不见老松公。怀抱凌云上,规模偃盖同。须防雷雨际,恐复化为龙。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柳外朱楼绚彩霞,阿谁湖上浣春纱。留人燕子初命子,映面桃花恰始花。轻薄未应来邺下,呢喃多是怨王家。东风频驻青骢马,无那桥西酒旆斜。

天谴逾重岭,雷阳去杳冥。文蛇喷雾毒,雕虎逆风腥。金锡更戈白,缁衣缀甲青。慈容时一转,令作怖魔形。

诸天彩女一双双,十二楼前并捧香。太乙真人乘白鹤,云中端简候虚皇。

忆昨王师戍陇回,遗民日夜望行台。不论夹道壶浆满,洛笋河鲂次第来。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病余已觉二毛侵,湖海诗盟亦懒寻。无奈壮怀生万感,黄昏枕上听蛩吟。

水边寂寞一枝梅,君谓高标好似谁。洁白不甘鞠秽没,屈原孤立佩兰时。

讲堂寂寂夜鸣蛩,苦为儿曹课日功。道体浑沦参太极,皋比冷落坐西风。研硃点易露华白,剪烛谈经帐影红。礼乐斯民开治教,闽中常衮蜀文翁。

无一能攀古圣贤,仅能澄净一腔天。新於梅畔见无极,久何心中阅逝川。文畅惠勤同锡饭,东园甪里共衾眠。仪秦肩谷难参错,莫怪香山去学禅。

心如明月物如云,心放应为物所分。欲反此心须去物,原来还自在天君。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掩映朱楼荫曲池,霏微芳树早含滋。枝枝水畔才舒眼,叶叶风前乍展眉。未许漫天轻作絮,且教拂地有垂丝。征人远道那堪折,休共《梅花》笛里吹。

叹五材并用,水德灵长。初泛滥,渐汪洋。转雷经滟*,溅雪下瞿唐。才出险,吞汉沔,略沅湘。发源湔道,东过维扬。由有本,自无疆。远游还故国,待渡立斜阳。山烟紫,津树绿,客心伤。

雨霁彩虹卧,半夜水明楼。太湖极目,四面水尽是天流。几点鲈乡莼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金饼挂蟾魄,时景正中秋。钓纶轻,兰棹稳,笑王侯。一蓑一笠,得意何必美封留。纵使金章鼎贵,何似玉樽倾倒,一醉可消愁。玉女在何许,唤起与同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