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有怀

一上高城思渺冥,情怀如梦复如醒。
长河浊浪从来急,嵩岳高峰分外青。
樵径远萦芳草岸,渔舟闲傍夕阳汀。
登临感慨斜阳外,望尽长亭复短亭。

作品评述

《登城有怀》是明代朱有炖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上高城思渺冥,
情怀如梦复如醒。
长河浊浪从来急,
嵩岳高峰分外青。
樵径远萦芳草岸,
渔舟闲傍夕阳汀。
登临感慨斜阳外,
望尽长亭复短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高城时的思绪和感受。诗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遥远的思绪,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虚幻之境,然而又突然间清醒过来。长河波浪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湍急,而嵩岳高峰依然青翠挺拔。樵径曲折延伸,蜿蜒在芳草丛生的岸边,渔舟静静地停泊在夕阳照耀的岸边。登上城楼,望着斜阳外的景色,心中涌起感慨,眺望尽头是一座座长亭和短亭。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站在高城之上,观察周围的景色,思绪万千。他首先用"思渺冥"来形容自己的思绪遥远而朦胧,仿佛置身于虚幻的境界之中。然而,随后他又用"如梦复如醒"来表示自己思绪的突然清醒,意识到自己实际身处于现实之中。这种对现实和虚幻的交替感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思考。

诗中描绘了长河的浊浪急流,以及嵩岳的高峰,表现出自然界的永恒和壮美。樵径远延伸,芳草丛生,渔船在夕阳的照耀下静静停泊,展现了宁静和闲适的田园景象。登临城楼后,诗人感慨万千,望着斜阳的景色,眺望尽头是一座座长亭和短亭,这给人一种思绪的延伸和无尽的遥远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在观察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境界。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推荐

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藜羹不粒。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右军孙子总奇才,一别俄惊秋又来。冠佩正宜朝凤阙,钓竿未许老鳌台。云昏野寺疏钟断,潮落寒汀野鹤回。咫尺相思不相见,渴心吟望欲生灰。

雨歇万井春,柔条已含绿。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独立徘徊意若何,羊车声已过銮坡。黄金屋里春风面,不及芭蕉雨露多。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盘石山深鸟相呼,常忧草木侵樵苏。子孙存者亦牢落,安得上冢来鸿胪。忆初起家声烜赫,翰林主人嗟莫及。只今若使翁不亡,再试南宫期第一。传郎十四如我长,骨骼已似能文章。阿翁穿杨有旧箭,传乎勉力不可忘。

孔林黄玉花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林。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

馆娃宫殿压云头,自昔登临隘九州。云浪长风三万顷,苍烟古木二千秋。宾僚谁伴作诗苦,父老竞传敷政优。想见归骖穿夜市,月边灯火满西楼。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新人千里去,故人千里来。翦刀横眼底,方觉泪难裁。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克庄。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水际尤宜称审,花间更要安详。朝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金谷

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魄先飞。齐田楚项纷纷起,输与先生第一机。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绛幔谈经日,熊丸苦时。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一生同令共,共泣蓼莪诗。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

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山色醉痕边,溪声客枕前。山溪元自旧,人已别经年。

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