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轼的《竹枝词》
拼音和注音
zì guò guǐ mén guān wài tiān , mìng tóng rén zhǎ wèng tóu ch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鬼门关:鬼门关guǐménguān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长江三峡》
关外:(名)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
同人: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鬼门:1.迷信传说的鬼进出之门;通往阴间之门。2.古关名,即鬼门关。3.鬼门道。4.阴阳家语。5.卜筮上的官鬼爻。6.地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鲊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