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

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蹟未超。
形体逍遥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

作品评述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夫君赐予我逍遥的枕头,
担心我未能达到逍遥的境地。
身体虽未能逍遥自在,
但我的灵魂与梦境却与逍遥相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对丈夫赠予的逍遥枕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自身逍遥的追求和向往。她感叹自己的身体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但她的精神和梦想却与逍遥相呼应。

赏析:
1. 逍遥枕:逍遥枕是一种古代的枕头,据说使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入眠并拥有逍遥自在的梦境。诗中的夫君赠送了逍遥枕给女子,表达了对她的关怀和祝愿。
2. 形体逍遥:诗中的女子感叹自己的身体无法真正逍遥自在,可能指的是她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无法达到内心的自由状态。
3. 魂梦与逍遥:尽管身体无法逍遥,但女子的灵魂和梦境却能够与逍遥相融,可能表达了她通过梦境中的自由和幻想来满足内心的渴望。
4. 逍遥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女子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拥有自由、快乐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妇女的局限与无奈。通过逍遥枕的象征,诗人把个人的追求与现实的制约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一种内心的矛盾与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不甘平庸的心态。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细雨裛开红杏,新妆粉面鲜明。东君何事交来早,更无绿叶同荣。独倚青楼吟赏,目前无限轻盈。命薄不倚栏槛,或占郊垌。清香繁艳真堪爱,枉教寂寞凋零。相次牡丹芍药,王孙谁道多情。

相公钟鼎蔽诗声,鲤也闻诗蚤得名。高隐碧谿心理远,今游湘浦句尤清。握兰未足酬吾志,揽辔宁知老此行。今日哭君谁归切,山房门下老门生。

天街月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万化俱万章,一视靡有界。即此分真文,於外本无待。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今年花发事务方股,欲寻旧盟,跬步牵絷,堂西漱芳亭方池种芙蕖,连岁约观,而皆不果。六月初日,祷雨一过,则红衣落尽,翠房森矗矣。口漱芳亭下小方塘。清散水芝香。回首翠成房。忍不待、佳人奉觞。紫垣朝暮,红尘车骑,遮断白云乡。老我重寻芳。又浑似、今年海棠。

何年神物为堙幽,时见虹光射斗牛。出匣试来霜刃暗,倚天立处土花浮。躄膏新淬冰泉洁,锦带横悬鬼魅愁。不是张华能博物,黄尘满眼欲何求。

片帆迢递入吴烟,竹溆芦汀断复连。柳荫浓遮官道上,蝉声多傍驿楼前。近湖渔舍皆悬网,向浦人家尽种莲。行到吴王夜游处,满川芳草独堪怜。

朝亦有所思,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蔼蔼浮云飞。浮云遮却阳关道,向晚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桐花落地无人扫。

九日若无诗与酒,人生如此定凡人。我师子美牧之者,郪县齐山句尚新。

一麾飘泊在天涯,寒食园林不见花。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巉岩古径幽,疏林阁秋雨。小立藓花寒,江清鱼可数。

学似卿家宜有法,人如我辈岂无情。新诗早自推心服,幽会知谁付目成。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穷。江淮经画里,风雨笑谈中。志大长违俗,才高无近功。盖棺公论出,谁不羡豪雄。

画舫、并仙舟远窥,黛眉新扫。芳容衬缟。佳人在、翠帘深窈。逡巡遽赠诗语,因询屏帏悄。道自有、蓝桥美质诚堪表。倩纤纤、捧芳醥。琴剑度关,望玉京人,迢迢天样窎。下马叩靖宇,见仙女、云英小。算冠绝、人间好。饮刀圭、神丹同得道。感向日,夫人指示相垂照。寿齐天后老。

骨气秋江月,文章春苑花。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未为三岛客,笑指五云家。骑月游沧海,鞭霆步太霞。鬼神私侧目,袖里一青蛇。

夜夜燃灯旦旦香,修行老尚堕微茫。斋居自许尘心尽,遇事方知业力强。两屦生云入灊皖,孤舟载月上潇湘。道人行李君毋笑,惟是蓍筒与药囊。

冰魂销不尽,招得上南枝。依红横斜影,纱窗月上时。

峥嵘大千界,等是菩提乡。昆虫暨草木,各放无边光。而况佛之觉,灵明亘十方。化身三昧火,骨节金弥刚。累累灿五色,珠玑斗斛量。宝传百世后,伽蓝深秘藏。锦官岌浮图,直上干穹苍。中有坚固子,示现尤非常。朝来八级内,明灯忽煌煌。胥隶走惊诧,观者即堵墙。初疑伏萤过,显没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协气所钟,嘉禾乃出。巴夔之山,亘连阡陌。或两其歧,或六其脊。惟是西门,近郊所植。六六同颍,函三为一。兹诚创见,图写漏逸。乃知人为,不逮天力。上方寅畏,摈华务实。臣不敢献,私志于室。采诗之官,汗青之笔。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