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作品评述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对于人生的思索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已催织鸣快,轻装行走山重。
寒灯映照高楼,秋雨中闻到钟声。
用白法调动狂象,借玄言询问老龙。
有谁留意这蓬径,只会空愧追求羊踪。

首先,“黎拾遗昕裴秀才迪”是诗中人物的名字,可能是指诗人王维的一位友人或同辈。诗的第一句“早已催织鸣快”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急促的笔触,意味着诗人已经迎来了秋天的到来。

第二句“轻装行走山重”,表明诗人带着轻巧的衣物,行走在秋山的重峦叠嶂之间。这句诗也揭示了诗人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而主动离开世俗,远离繁重的束缚。

第三句“寒灯映照高楼”,描述了诗人在高楼上静静坐着,寒冷的灯光映照在他的面前。这里的“高楼”可能是指僻静且寂寞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高度和远大的境界。

第四句“秋雨中闻到钟声”,描绘了一个漏夜有雨的秋夜景象,古老的钟声在这寂静的夜间格外清晰。这里的钟声可能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诗人对于生命瞬间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用白法调动狂象”,借用法术来驱赶狂野的大象,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和灵性的追求。

第六句“借玄言询问老龙”,诗人则通过神秘的言辞向老龙请教,寻找大道和领悟。

最后两句“有谁留意这蓬径,只会空愧追求羊踪”,诗人表示自己的追求和思索可能在其他人眼中被忽略或被人们嘲笑。同时,羊踪可能暗示着易于追求但不具备真正意义的东西,而诗人的追求却超越了这些浅薄而世俗的追逐。

通过这首诗词,王维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于内心平静和宁静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意味较强的形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给人以深沉、寂寥和超脱尘世之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和写景抒怀的风格。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哲理

文章声价有东坡,岁晚亲逢春梦婆。一闻千悟无余事,背负大瓢还唱歌。惜哉龙眠不好事,不为写东坡海外郊行图。

哲理

绿树青山带晚霞,树间处处有人家。孤舟最爱沧浪客,得共眠鸥占浅沙。

哲理

南湖堂上著彭宣,结得襄王梦里缘。试问傍人鸥与鹭,何如随步小婵娟。

哲理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哲理

公辅溪壑慾,胡椒八百斛。若比梁冀大是廉,几舡珠玑几车玉,三十万万无厌足。我宋从来相用儒,国肥民饱却家臞。田园图史论贫富,鼎鼐楼台辨有无。呜呼哉鄙夫,呜呼哉贪夫。

哲理

棠梨未落柳丝长,料望幽人作断肠。已自不堪田父饮,更能重入少年场。山连莽莽荒陂白,门掩萧萧野日黄。想得故园疏雨外,樽前催拍杜韦娘。

哲理

醉后归来月满衣,重重花影帽帘欹。行人路畔犹相笑,未似山翁倒接{上四下离}。

哲理

圣像迁祠出禁扃,天恩遣使从神灵。奉安钦敬祈民福,应感昭彰佑帝庭。

哲理

与世情将尽,怀仁老未忘。故人今五马,高处谩三长。诗岂江山助,名成沈鲍行。肯为文俗事,打鸭起鸳鸯。

哲理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木生不用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阿咸大胆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城中

哲理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哲理

孤舟大江水,水涉无昏曙。雨暗迷津时,云生望乡处。渔翁闲自乐,樵客纷多虑。秋色湖上山,归心日边树。徒称竹箭美,未得枫林趣。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

哲理

吾虽享厚禄,自是一书生。炙背随日车,嘘酒依瓶笙。教儿读古书,谭仆莳春荣。野意自足乐,澹然违世情。

哲理

官租颇繁重,在昔盖有因。而此服田者,本皆贫下民。耕作既劳勤,输纳亦苦辛。遂令衣食微,曷以赡其身。殷念恻予怀,故迹安得循。下诏减十三,行之四方均。先王亲万姓,有若父子亲。兹惟重邦本,岂曰矜斯人。

哲理

不肯春风时世妆,岁寒崖谷倚冰霜。人间亦有知香者,盍遣一枝横出墙。

哲理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

哲理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小合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哲理

霜树鸟栖夜,空街雀报明。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并见张为《主客图》)

哲理

真空达得便须休,二起生三一上求。谩说希给来遂古,还知造化不同流。伏藏密旨机关内,合会非常本自由。若遇逢师亲口袂,老年返少保千秋。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