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刘桢的《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ú yīng chén gù jí , cuàn shēn qīng zhāng b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痼疾:久治不愈的疾病。《抱朴子.内篇.微旨》:「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技,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等。人不信者,以无效也。」也作「固疾」、「锢疾」。
刘桢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原诗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
自夏涉玄冬,弥旷十馀旬。
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
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
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
便复为别辞,游车归西邻。
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
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
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
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
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