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次韵(其二)》
拼音和注音
hé chù liú huā zhào rén miàn , gé qiáng hóng guò liǎng sān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人面:人的脸面。
榴花:石榴花。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隔墙:隔墙géqiáng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池塘过雨水生漪,倚槛观鱼自悦怡。
长日似添诗有趣,故人因为病相知。
凉风忽过帘钩动,午箭初长刻漏移。
何处榴花照人面,隔墙红过两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