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拟汉相和歌辞(其八)淮南王篇》
拼音和注音
nài hé gàn shèng rén nù , duō ěr huái nán w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奈何:(动)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怎么办:无可~|~不得。②(代)以反问方式表示如何:民不畏死,~以死惧之?③(动)中间加代词,表示“拿他怎么办”:你又~他何!
淮南:淮南huáinán∶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安徽省的地级市。
圣人:1.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2.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何干:反问表示无关他与此事何干?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得天地气始为生,人得气之偏,仙得气之全。
仙不能协君民以行德,何异乎弃空山之木石?
淮南王,尔为天潢。栖白玉庭,黄金堂。
置酒一顾眄,四幕生流光。
不则出门驰骤之河山,左右提挈,飞雁相低昂。
奈何干圣人怒,咄尔淮南王,不识理者曷贵,其逃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