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偶述》
拼音和注音
tiān rén wú shǎng xíng , yí qí yì néng d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壮夫学骑牛,童子执鞭笑。
抽刀剸病羊,遂云虎非暴。
天人无赏刑,夷齐亦能盗。
安见粉泽功,施及嫫母貌。
万事各有宜,难为昧者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