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边报旁午五首

燕京书札到吴天,总谓胡兵异昔年。
圣主河山同日月,公卿那得议南迁。

作品评述

《闻边报旁午五首》是明代陆之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京书札到吴天,
总谓胡兵异昔年。
圣主河山同日月,
公卿那得议南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燕京(即北京)的书信传来给吴天(地名)的情景。诗人总结说,胡兵(指北方游牧民族)与过去的年代有所不同。皇帝统治的土地和山河与日月一样,永恒不变,而朝廷中的官员们又如何能够议论南迁呢?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思考和观察。诗中的燕京代表着中央政权的中心,而吴天则代表了地方。通过书信的传递,燕京的消息传达到了吴天这个边远地区。诗人观察到胡兵(指北方游牧民族)与过去不同,暗示了国家边疆的安定和统一,与中央的政权保持一致。他强调了圣主(即皇帝)统治的土地和山河之永恒不变,将其与日月的运行相对比,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赞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议论南迁的讽刺。南迁意味着政权的迁移和变动,而诗人认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与日月一样永恒不变的,公卿们没有权力去议论和改变这种稳定的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燕京和吴天之间书信传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思考和赞美,以及对公卿议论南迁的讽刺。

诗词推荐

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绵绵洲溆平,莽莽葭菼积。凭栏不敢唾,下有龙窟宅。帆归云外秋,鸟下烟中夕。欲炊菰米饭,待月出海白。唤起弄珠君,闲吹第三笛。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地唼。烟晚欸乃渔歌,和栌声咿轧。要泛五湖,只恐西施羞怯。年少飘零,鬓未霜、底须轻镊。江南归雁,寄来鸳笺细阅。盟言誓语,满鲛绡罗箧。撩弄相思,琴心寸寸三叠。

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雨申诸县足,狱奏半年空。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

同寮缓辔出承华,又送双星水北涯。霜外汀洲芦叶晓,雪余园圃竹梢斜。只惊睡起犹残月,不觉皎时巳落霞。白首鸳行徒索米,故山今日政梅花。

上得马鞍岭,奇峰应接频。遥看孤绝处,分现普陀身。纳月瓶泉冷,娇春柳黛新。却疑吴道子,貌出此岩真。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西墅起高台,迢递凭云岑。中有娇艳女,当窗弄清音。音声荡以肆,居然变古心。鱼目夺明月,谗口销黄金。不见冀中馌,恻怆扅扅吟。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自拳五色球,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双桂峥嵘万竹间,云枝露粟缀高寒。轩窗日日吹香过,冠盖时时载酒看。月里曾舂金杵臼,雨余乱点石棋盘。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

锦街穿戏鼓,听铁马、响春冰。甚舞绣歌云,欢情未足,早已收灯。从今便须胜赏,步青青、野色一枝藤。落魄花间酒侣,温存竹里吟朋。休憎。短发EA2AF229。游兴懒、我何曾。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清狂尚如旧否,倚东风、啸咏古兰陵。十里梅花霁雪,水边楼观先登。

朝辞岩禁暮荒城,底是人间辱与荣。料得胸中无点累,每于夜半省钟声。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六代兴亡貉一丘,繁华梦逐水东流。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

生香自恨玉为容,谁放晨光浅碧笼。隐约风标难画处,邯郸人在梦炊中。

腊前三白兆丰年,此话农家万古传。近值世更人事改,生民全藉老天怜。

岂其伐与国,独不念先君。想得还师去,难堪此语开。

九仙曾住九山头,仙去山空岁月幽。为爱遍寻方外侣,乘閒便向洞前游。苍苔断处踪犹在,玉局残来子未收。换骨丹砂应几转,吾生结得此缘不。

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峩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