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处士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作品评述

《答裴处士》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译文:

放弃尘世的人热爱这精舍,
骑着犊子进入青山。
来到遥远的高阳里,
没有遇到尘世的名流。

以礼义感化那愚昧的人们,
听到风中传来他们的叹息。
何况那些优秀的人们,
隐居在茅草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遗民离开尘世,选择隐居在精舍、山野的生活,对他们心怀钦慕之情。

诗的前两句“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遗民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驾着牛犊进入山野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表达了诗人在高阳里找不到尘世的知名人士。这里的“白衣”指代了尘世名流。

最后两句“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传达了诗人对遗民的赞赏之情。他们以礼义感化着那些愚昧的人们,即便只是听到他们的声音,也能心生敬仰。诗人认为隐居在茅草间的优秀人士,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以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遗民的描述和表扬,表达了对高尚气质和隐士精神的推崇。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反思,暗示了尘世的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在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中寻求自由与宁静。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新来塞北。传到真消息。赤地居民无一粒。更五单于争立。维师父鹰扬。熊罴百万堂堂。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野岩非汝肖,山泽称吾臞。珍重梁高士,深知谢幼舆。

老稚悬知乐有馀,迎门先问小於菟。风烟满眼山环海,对酒还曾斲句无。

进步须於百尺竿。二边休立莫中安。要知玄露没多般。花影镜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应难。道人无事更参看。

园门几日断行踪,新霁欣然路小通。晚萼有情开宿雨,长林尽日舞高风。后皇佳植宁无橘,鸾凤求栖亦有桐。不惜园林娱逐客,此情谁似主人翁。

可癯不可腴,可独不可俗。君看室中人,今已不趐足。

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春山如春草,春来无不好,况是香炉峰,百叠烟屏围五老。嘤嘤历历谷鸟哀,朱朱粉粉山花开,芙蓉削山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船头春山重回首,世上虚名一杯酒,李白雄豪绝妙诗,同与徐凝传不朽。明日移舟过洞庭,兰花斑竹远沙汀,摩挲老子双愁眼,细看君山一点青。

细雨霏霏下钓台,冲烟小艇截江来。不知取得鱼多少,鼓棹如飞唤不回。

悠悠昆阜云,离离鹿城树。牛耕春雨余,野绿照庭户。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众万欣有旗,我兴渺无依。轲雄去则久,道论何其衰。味薄成抱恶,时趋化心低。岂谓杳莽中,有子相嬉嬉。君乃柏下铃,我乃松间丝。河关两值遇,绸缪竟天姿。直我我即敬,晓我我自思。如何万里舟,忽去不可维。频变觉情易,人远中自移。持杯动孤影,秋风又凄其。去日悬几许,重来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

长空一夜飞瑞叶,正是人间苦寒月。静坐遥闻修竹折,天惨云愁风更冽。喜君试水烹春雪,却笑酒酣长耳热。

满径露漙黄般若,戛檐风袅翠真如。

太平翁翁十九年,父子气焰可熏天。不如茅舍醉村酒,日与邻翁相枕眠。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关雎后之淑,棫朴君之明。兔罝尚好德,况及公与卿。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谁能弦此歌,为我发古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