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乔新的《过诸葛武侯庙》
拼音和注音
pái huái xiāng hàn jiān , shú yǔ tóng qí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何乔新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原诗
石棺山霭霭,沔水波溶溶。
中有武侯庙,栋杗亦崇崇。
念昔炎祚微,诸藩务争雄。
吉利据全魏,仲谋擅江东。
斯人伊吕俦,长啸草庐中。
英英高皇胄,志欲芟群凶。
徘徊襄汉间,孰与同其功。
一闻卧龙名,三顾礼益恭。
从容决大计,鱼水欣相逢。
首结孙氏好,再摧曹氏锋。
益梁既归命,滇巂亦乘风。
遂令寰宇内,重视炎光红。
天意苦难谌,大星陨长空。
超然谢氛浊,归觐永安宫。
历观百世下,孰能蹈其纵。
有谡孰肯戮,有正孰能容。
公道未必布,忠益未必从。
九原不可作,孰为人中龙。
庙貌在兹邑,声光赫无穷。
嗟予生已晚,仰止常忡忡。
朗诵出师表,慨然泪沾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