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丘逢甲的《思三友行》
拼音和注音
méi jiāng qù hǎi wǔ bǎi lǐ , hǎi shàng yǐ jiàn tóng gǔ shān , fèng huáng zhī páng yī tū yuǎn chū wēi yún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吉祥。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鼓山:在福建省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
海上:海边;海岛。指湖滨。指上海。犹言沪上。海面上。
云间: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
五百: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铜鼓: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也指铜制军鼓。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原诗
梅江东行受众水,将以入海为韩江。
群山挟之并东走,谁为杰出吾能详。
中惟三杰寔吾友,阴那、铜鼓与凤凰。
我溯韩江行,凤凰日日随舟翔,云烟万古长青苍。
凤凰朝来不可见,阴那五峰忽当面。
分治江南江北上下游,采地各连数州县。
阴那近与铜鼓连,梅江宛宛山后复山前。
行人但见凤凰纵拔、阴那横列并拂天,安知铜鼓之势尤高骞。
梅江去海五百里,海上已见铜鼓山,凤凰之旁一突远出微云间。
自海入江行十日,此山忽隐忽现常飘然,乃与凤凰、阴那交为缘。
凤凰如猛将,当关森严立甲仗;
阴那如才相,高掌远蹠抱雄想。
独有铜鼓如剑仙,变化无方不可状。
平生爱山如爱友,况此三友怪杰世希有?
我行梅、韩二江间,相对欣然辄呼酒。
嗟尔沉沦岭外真数奇,匪我为友将安归!
我方潦倒不适时,安能使尔之名天下知?
乃复年年与尔常相离,秋风千里怀人夜,江海冥冥绕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