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作品评述

采莲曲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读者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作者介绍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的介绍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人,邢襄公政会之后.天宝时名士,却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手法甚是高妙。代表作有《采莲曲》、《望夫石》、《京兆眉》、《月夜》、《寄严八判官》、《代宛转歌二首》、《乌栖曲二首》、《春怨》、《梅花落》、《秋夜泛舟》等,其中以《采莲曲》、《月夜》和《春怨》为最著名。《采莲曲》写一窈窕女子(“楚腰”代指“细腰苗条”之意,因古有“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唱着荆歌,在“落日晴江里”采莲,问她何以如此熟练,答是“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原来是十五岁开始就乘潮采莲了),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清新活泼。《望夫石》吟咏“佳人(望夫)成古石”的感人故事,写那石头上“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石上生长的春日红杏象是佳人施于面上的淡红“薄妆”),构思极为精巧,富有意趣。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二百五十一)。

传闻
  刘方平是当时震惊一时的美男子,史书未曾详细记载其容貌,但是野史里与一些正史里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2013的一些动漫产业也常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形象,真可谓是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家庭
  其诗清新亮丽,风格鲜明,是因为他早期的生活幸福,他有一妻三子,长子刘眉,次子刘含,老幺刘霜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令人惋惜的他们的诗都失传,以至后人无法瞻仰其才华。
  其妻许氏,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在当时女子里才华横溢,但是丑闻连连,曾与寺里僧人有过奸情,刘方平离家四处游玩,便不问家里情况。以至于许氏愈加放肆,最后在偷会情人时跌在雪地里死去了。(选自《古今野史杂谈》)

诗词推荐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氇现子变作狗。

江南

雨压杨花路半乾。蜂遗花粉在阑干。牡丹开尽正春寒。懒品么弦金雁并,瘦惊双钏玉鱼宽。新愁不放翠眉间。

江南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江南

酴醾春晓与谁芳,自是新来雨露香。燕子觅巢终软媚,杨花满路尚颠忙。

江南

细草芳南苑,东风里、赢得一身闲。见花朵绣田,柳丝络岸,沼冰方泮,山雪初残。又还是,陇头春信动,梅蕊入征鞍。月里暗香,水边疏影,淡妆宜瘦,玉骨禁寒。泛金溪上好,开幽户、聊面翠麓云湾。知道醉吟堪老,名利难关。算书帏意懒,宦涂游倦,旧时习气,惟有跻攀。拟待杖藜花

江南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

昊天厌新乱,炎刘嘘复然。天子吾故人,不事胡其贤。维此一抔土,体魄之所存。清风激岩谷,劲气出萧兰。中有高空云,日夕相与旋。化为千尺虬,下饮清冷渊。为霖既靡试,翻身入长烟。犹疑动星辰,亟去不敢邅。我见重再拜,毛发凛冲冠。缅怀东京日,惕然思执鞭。

江南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

江南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坛曾善卷韬龙光,洞亦桃花副麟趾。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纲宗,消息旷断寰宇空。又闻高大舜让公器,祥瑞却生薦苇丛。人由境兮冥道德,境有人兮分玉石。臻禅本自偃殊方,忽向其中诞孤迹。迢迢海甸来寻我,一十二年同冷坐。羽翼抟风今是时,拂尽天

江南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

江南

年来避世缩如龟,净扫茅茨闭竹篱。系日无绳那得住,待天倚杵是何时。随斟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千古英雄一抔土,不如欢笑有便宜。

江南

野田荆棘春,闺阁绮罗新。出没头上日,生死眼前人。欲知我家在何处,北邙松柏正为邻。洛阳女儿罗绮多,无奈孤翁老去何,奈尔何。正色鸿焘,神思化伐。穹施后承,光负玄设。呕沦吐萌,垠倪散截。迷肠郗曲,zw零霾曀。雀毁龟水,健驰御屈。拿尾研动。袾袾哳哳。dS用秘功,以岭以

江南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

江南

桐叶秋先霣,菊花寒更香。酒边聊兀兀,身外本茫茫。小憩元非睡,长吟偶似狂。忽然思把卷,一笑就窗光。

江南

大禹息洪潦,画野经九州。波沈露群山,嶷嶷相婴鉤。漩洄澹兹土,平敞仍寡分。乘高极回望,坦坦无陵丘。先王崇皞济,建祀邦诸侯。玉帛从会同,赴告书春秋。六雄方逐鹿,为嬴弱姬周。兹为会战场,蹀血无时休。汉错削七国,祸生东南陬。亚夫闭高壁,坐折强吴谋。曲竿倒太阿,辟户

江南

半刺同流寄未轻,勤劳每念离乡亭。高怀不羡貂蝉贵,丽句还酬玉案青。字买千金休择笔,才兼三绝好书屏。独惭后学波澜狭,明月舒空映小星。

江南

沥恳囊封避政均,天恩从欲宠孤臣。回瞻始愧功名地,池有祥鹓阁有麟。

江南

东邻客来每坚壁,西邻客来常蓐食。旅中一饱岂细故,偕举大事书之册。末路孜孜食眠计,外此敢忘戒在得。苏端向我颜色好,冲雨不辞泥没膝。居贫颇禁恶客恼,念子秤薪仍数粒。肺可用禴米可饼,并付馋僮饱君德。人谓裁诗等裁锦,拙妇渠能把刀尺。陶翁宜报苦未赓,搜搅肝肠闲倚策。

江南

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

江南

闲翫正严凝,神和澹镜澄。至清无隐物,微暖不生冰。派想河难杂,源疑济是朋。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逗石声偏响,烹茶味更增。四溟终必到,八封内先称。气逐岩云起,纹随竹吹兴。戏游鳞未化,呼饮鸟相应。静乐惭非智,成章愧不能。终朝临处处,虽浅亦兢兢。

江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