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寄刘子成》
拼音和注音
yú jīn wàn lǐ kàn tóng zhù , hé yì zhōng yuán yàn gǔ p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于今:于今yújīn∶至今车站一别,于今十年∶如今;到现在
何意:为什么,何故。岂料;不意。
意中:心里;意料之中。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神话传说中的天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书札清秋问解携,郡斋吟眺楚云低。
大夫持宪临诸粤,使者徵兵出五溪。
白日自流荒徼外,青山不尽夜郎西。
于今万里看铜柱,何意中原厌鼓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