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
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作品评述

《宫词》是宋代文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到后苑,初上的月亮。
天上的歌声和吹奏音乐引领着鸾鸟下降。
春风虽然有些寒冷,但金函中还是期待着朝廷的奏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宫廷里的场景。诗人回到后苑,迎接他的是初上的月亮和天上奏乐的声音,预示着皇帝的鸾鸟降临。虽然春风有些冷,但诗人仍然期待着朝廷的奏章,表达了他对朝廷事务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忠诚。

赏析:
1. 《宫词》以宫廷为背景,展现了王珪作为一名官员的职责感和忠诚心。诗中的回归后苑,观赏天上的奇景,体现了官员对皇权的敬畏与向往。

2. 描述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的场景,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宫廷的音乐和鸾鸟的降临,象征着权力和荣耀,与诗人的平凡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3. 春风料峭馀寒重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气氛和情感。尽管春风吹来有些寒冷,但诗人依然期待着金函中的奏章,表现出他对政务的关心和期盼。

4. 诗中运用了宫廷的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展示了王珪作为一名官员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宫词》以宫廷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事务的关注,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期待。这首诗词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展示了王珪作为一位文人官员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去岁四月病,如今一岁来。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极痛过於割,通身总是灾。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

红叶飘风秋欲暮。送目层楼,帘卷西山雨。解榻聚宾挥玉尘。风流只欠王夷甫。质剑为公沽绿醑。涤濯吟魂,拟摘黄花句。醉眼瞢腾携手处。谢池风月谁分付。

万缕金长暖絮萦,雪乾云困遍春城。冲风力尽飞应怯,试与鸿毛较重轻。

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楚客罢奇服,吴姬停棹歌。涉江无可寄,幽恨竟如何。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绿窗初晓。枕上闻啼鸟。不恨王孙归不早。只恨天涯芳草。锦书红泪千行。一春无限思量。折得垂杨寄与,丝丝都是愁肠。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晓日日童日龙花露稀。明光已报敞金扉。三千彩仗翔鸾舞,数百银袍振鹭飞。开雉扇,正垂衣。奏篇初得上彤墀。胪传绕殿天颜喜,先折东风第一枝。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进返荜门。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万卷长开帙,千峰不闭门。绿杨垂野渡,黄鸟傍山村。念尔能高枕,丹墀会一论。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翰理。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两髦看公游,玉节

密约幽欢试思忖。教人又、怎生安隐。算都来、些子精神,诮烦恼、看看瘦损。也拟待、罗织伊家,图开解、较些可闷。把从前、已往寻思,又无可、教人得恨。

酒力先从脸晕生。粉妆新丽笑相迎。晓寒高护彩云轻。不语似愁春力浅,有情应恨烛花明。更於何处觅倾城。

[黄簇为徽]北方之神,执槿司冬。三时务逐,于焉告功。礼备乐作,归功于神。风马来游,永锡斯民。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漱齿冰溪远,闻蝉雪屋深。

新春三六庆生申,曾立螭头作这臣。论谏独先闻药石,代言何上见丝纶,汉星今日仍和虏,蹇叔当时最虚秦。万古波涛看砥柱,祝君不必假灵椿。

道傍岩桂老成行,翠叶经冬不著霜。想见秋清风月裹,缀金粟颗剩输香。

百和香凝宝络,长生酒满金尊。葱葱佳气霭庭萱。同把椿龄祝愿。玉树已生谢砌,孙枝复长于门。伫看百子共千孙。此去公侯衮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