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作品评述

奉和登骊山应制

昔日帝王曾踏上骊山,立于云霄之间。他倾听天空传来的话语。混沌世界似乎刚刚分裂而出现了洪荒。

这首诗是唐代阎朝隐创作的诗歌,题为《奉和登骊山应制》。诗人以登上骊山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在古代中国,骊山被认为是圣山之一,上古帝王常来此地祭祀。这里的“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描述了帝王登上骊山的壮丽场景,以及他们与天界对话的神奇景象。

诗中的“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意味着人类世界从混沌中诞生,洪荒创世的过程即将开始。这些表达使得整首诗更显得史诗般的宏大气势。

这首诗将登上骊山的场景描绘得极为华丽和神秘,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又有神话传说般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帝王与天地之间的超凡联系,表达了对天地创世之谜的思考。整首诗言简意赅、意象丰富,富有哲理,给读者带来一种宏大与神秘的感觉。

诗词推荐

朝来栏槛倚晴空,暮来烟雨迷飞鸿。白衣苍狗易改变,淡妆浓抹难形容。芦洲渺渺去无极,数点断山横远碧。樊山诸峰立一壁,非烟非雾笼秋色。须臾黑云如泼墨,欲雨不雨不可得。须臾云开见落日,忽展一机云锦出。一态未了一态生,愈变愈奇人莫测。使君把酒索我诗,索诗不得呼画师。

八十一年终,堪嗟旅襯穷。胸中元耿耿,身外竟空空。白首太玄草,紫阳虚谷翁。平生有遗恨,五马未乘骢。

进德功夫有浅深,一毫间断即差参。醉无谬误明持敬,怒亦中和见养心。为善岂须朋友责,积勤常若父师临。向来岁月悠悠过,垂老方知痛自箴。

嘉祐寺荒谁与葺,合江楼是复疑非。已为韩子骑驎去,不见苏仙化鹤归。

之子于人第一流,于山也独拔其尤。高亭未与山相称,直起元龙百尺楼。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大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跨驴入府县,驱犊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射虎将军,钓鳌公子,骑鲸天上仙人。少年豪气,买断杏园春。海内文章第一,属车从、九九清尘。相逢地,岁云暮矣,何事又参辰。沾巾。云雪暗,三韩底是,方丈之滨。要远人都识,物外精神。养就经纶器业,结来看、开阖平津。应怜我,家山万里,老作北朝臣。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家住南溪欲尽头,茂林修竹几清幽。菰蒲涨绿蛙专夜,树弃吹寒麦半秋。修禊从教非节物,舞雩元自有风流。明朝酒醒春犹在,更向长潭上小舟。

手种疏梅已发妍,相从三过客中年。吾生岂得须如意,随处何妨且信缘。风月心多时小醉,轩裳梦少且闲眠。万人海里能如此,是自在禅并散仙。

海上孤峰一剑鋩,从来匣里自韬光。如今直面相呈处,怀玉山头春草长。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虎头燕含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

破衣悬软毛,短发被秋风。汶水长鱼白,滕州小米红。人情今日异,客路去年同。万里关山外,孤鸿缥渺中。

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闻有故交至,心喜辄论边。跨马踏明月,往见竞留连。且共语出处,子怀予久然。男儿太平时,功业未可先。故当守诗书,道义跻古贤。苟复不得用,卷以放林泉。吾蕴诚若此,奈何贫所缠。仕宦偶同郡,文字可以传。行行志兹语,聊用乐永年。

风雨时若,自天降康。稼樯滋殖,自神发祥。彀我妇子,岂年穰穰。报本严祀,齐明允藏。

主人爱客扫林亭,天影波光相与明。蝶傍池边飞舞惯,鸟从花上往来轻。沧浪傲世不复羡,鶗鴃妒春惟欲鸣。能趁繁枝开熟酿,先拚黄帽为君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