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五王

宫中双陆可长吁,取日忠臣若釜鱼。
莫道断蛇无决裂,天戈失却老蟾蜍。

作品评述

《咏史下·五王》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历史上五位王朝的君王的命运和忠臣的忠诚。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双陆可长吁,宫中,取日,忠臣若釜鱼。
莫道断蛇无决裂,天戈失却老蟾蜍。

中文译文:
双陆悲叹良久,宫中之事,取日忠臣如捕鱼。
莫说断蛇无法合,天戈失落老蟾蜍。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宫廷中发生的一些事件,表达了忠臣的忠诚和君王的命运。忠臣如同捕鱼,需要耐心和技巧,而君王的命运则如同一条断裂的蛇,看似无法再合并。然而,即使是失去了天戈(象征权力)的老蟾蜍(象征君王),也不应轻言否定他的作用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陈普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臣和君王命运的洞察。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忠臣比作捕鱼的人,强调了忠臣的辛勤和耐心。同时,通过将君王比作断裂的蛇和失去天戈的老蟾蜍,表达了君王权力的脆弱和易逝。整首诗词意蕴深远,引发人们对历史和权力的思考。

陈普作为宋代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表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精准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见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思考历史中忠臣和君王的关系,以及权力的本质和脆弱性,从而加深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缺月空云弄晚晴,读书灯影度微明。梧桐未肯收残雨,犹作窗间打叶声。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道人急打五更钟,窗外悲风正吼松。归梦不须惊久客,骤寒便欲作初冬。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荣怀之庆,莫盛于斯。三宫四册,五叶一时。德阜而岂,福大而滋。子子孙孙,于时保之。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黎民于变是尧时,便字尧夫德可知。更览新诗名击壤,生生全道略无遗。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颜色倾城世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卷中昔日催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饮了蒲觞五日期。彩丝还系玉麟儿。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占骨相,孕清奇。秋风雁序看齐飞。卿家奕世青毡在,况是双亲未老时。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苹红蓼照晴晖。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酒醒後、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别后书稀梦亦稀,忽传尺素到柴扉。不知天骥方徐步,将谓云鹏久怒飞。句律斩新过似旧,姓名略是复疑非。长官仙去宾朋散,存者依稀有杜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