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

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
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
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鼙才动起人愁。
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

作品评述

《易水》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易水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忧伤和无奈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易水河畔芦苇丛生,风声萧森,古渡头上,征鞍已经卸下,孤舟沉寂无人。这一景象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沧桑,战马已经停歇,士兵已经离去,孤舟象征着孤独和无助。

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烟雾笼罩着古老的树木,猿猴在黑夜中啼叫,明亮的月光照在平坦的沙滩上,雁群呼啸着迎接秋天的到来。这一景象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也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远处传来的砧杵声和鼓鼙声。砧杵声象征着家庭分离和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鼓鼙声则代表着战争的动荡和人们的忧愁。这些声音勾起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悲伤,寒光凝不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凝重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以易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抒发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忧伤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怀。诗意深沉,意境凄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声音的细腻描摹,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仇。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罢相归来再读书,定林庵内守清虚。少年错解周官处,悔杀当朝是误渠。

噫吁嘻,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与化同一啸,世事花能说。前兮酷暑在,击揖志如铁。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胸中森甲兵。千里胜自决。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君侯敏手镇星城,杰阁巍堂指日成。经籍大恢新教化,英贤重振旧声名。势雄三洞双溪境,义动千秋万古情。一唯家传人供仰,盍将此道觉诸生。

南迁头已白,北返病初加。君意知无罪,天心许到家。同朝曾忝旧,握手一长嗟。时事纷无已,还应付棣华。

霜月铺角滟瓦沟,忆曾尽醉作中秋。侵天围棘孤吟夜,且著红炉为暖愁。

离忧不可解,罢酒独登临。潮落江空阔,云繁岁晏阴。愁鸱守渔罧,怒犬突神林。触目增凄断,聊为泽畔吟。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新茶破睡昏。小饼戏龙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

见说团栾醉寿觥,椒盘长近岁峥嵘。今年腊里欣逢闰,直待春回却举行。

梅笑东风,只两日间,又新岁华。有玉龟阿母,献三蟠实,蕊宫仙子,飞七香车。春满虾帘,雪晴鸳瓦,窗户非烟笼翠纱。萱堂上,看衣翻戏采,觞捧流霞。君家。元是仙家。几度看菖蒲九节花。来剑池丹井,平分风月,一溪流水,犹泛胡麻。寿庆千秋,荣封两国,绿鬓犹深杨柳鸦。长生药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会逢万里风,一系

周禾周颖,赵不连璧。层见间出,又其伟特。有美颍滨,味道自得。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吾评其人,概犹可识。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道傍穹碑十丈余,雨剥霜风卧青草。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临西风,动商歌。故人别来少书信,为问故人今若何。白云蒙蒙迷少室,明月耿耿照秋河。可怜此月几回缺,空城每见伤离别。邸筒朝解得君诗,读罢凉飈夺炎热。嗟乎晦之遣词,长於猛健,故意淡而孤绝。有如怒流云山三峡泉,乱下龙山千里雪。大宛天马嘶青刍,神俊照人绝世无。自言欲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仍学。玄发不知白,晓人寒铜觉。为材未离群,有玉犹在璞。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伐叛天威震,恢疆帝业多。削平侔肃杀,涵煦极阳和。蹈厉观周舞,风云入汉歌。功成推大定,归马偃琱戈。

月华如水夜沉沉,一曲箫韵韵更清。曲罢莫言无觅处,西湖后夜转堪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