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三首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作品评述

《纵笔三首》是苏轼的诗作,描述了一位陷入困境的诗人的心境和处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纵笔三首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中文译文:
北方的船只未能送来稻米,就像珍珠一样宝贵,
我饱饮美酒,却感到寂寞,半个月过去了毫无进展。
明天我将去东家祭拜灶神,
只能斗酒独饮,决定用鸡肉来替代膳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处境。他描述了北方的船只未能运送稻米,这使得粮食变得异常珍贵。尽管他自己饱享美酒,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他的物质生活缺乏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期待明天去东家祭拜灶神,但他已经做好了只能独自斗酒,用鸡肉来替代膳食的准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内心的矛盾。北船不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粮食短缺的现实困境,突显了物质匮乏的压力。然而,作者在物质匮乏的同时,用饱饮美酒来寻求慰藉,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感。最后,他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明天的祭拜灶神上,但仍然只能斗酒独饮,用鸡肉来替代膳食,这种无奈和无力感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表达。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简洁的句子和形象的比喻,传递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对现实的思考。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处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部分困境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才情横溢的艺术风采,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三十寻思拟学仙,蹉跎已过古稀年。一生只作邯喑梦,枕上奇方秘不傅。

王家父子竹林期,谈笑初无世俗姿。戏搦败毫成冻羽,醉回老力出枯枝。解吟秀句寰区满,不拟常称老画师。大令右军疑只尔,外人笑怪若能知。

酒徒元不是高阳,君以诗招语亦香。虽欲醉归重九日,恐贻亲怒愧王祥。

避暑自应归故国,无端依旧入扬州。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伊人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

山如眉绿画新就,江似蒲萄始泼醅。收拾风光付佳句,此行嗟我未空回。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厚念恐伤性,薄田

孤迹平生似转蓬,少而豪迈老羁穷。荣华路上黄粱梦,英俊丛中白发翁。身堕穷山三峡里,心随流水大江东。夤缘展翅斜阳晚,须仗扶摇一鹗风。

新草池塘烟漠漠。一夜轻雷,拆破夭桃萼。骤雨隔帘时一作。余寒犹泥罗衫薄。斜日高楼明锦幕。楼上佳人,痴倚阑干角。心事不知缘底恶。对花珠泪双双落。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自然心画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带烟霞山少肉。岩岩气节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录。东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闻迎送曲。

敏甚五行下,毫厘耻不知。千人挥笔阵,万卷纳须弥。有夏传追蠡,先秦拾断碑。邺侯书插架,分付称家儿。

固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岭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鱼乱书何托,猿哀梦易惊。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莺。

鸦帝曙色尚朦胧,惊起山房梦蝶翁。始悟区区大槐里,不如栩栩乱花中。

钱塘门外看新晴,舞蜨游蜂没一星。风挟断云横北巘,烟随飞雨度南屏,苏隄柳树照波绿,吴苑麦苗连地青。邂逅寻诗过岭去,鼓鞞声震浙江亭。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石盘草子粘深碧,土级苔花剥碎红。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

岂独鸱夷解归去,五湖渔艇且餔糟。(闻再除戎曹,依前充职)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肃清亭障息剽夺,扫荡螟螣囚神奸。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妆面留余潸。小人平生仰遗烈,近庙欲结茅三间。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金陵王气水东流,流到东淮古岸头。夜半一声天上曲,锦帆天子下扬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