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作品评述

《堤上柳》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春天的垂柳,以及行人攀折柳枝和闺妾因别离而伤心断肠的情景。

中文译文:
垂柳万条丝,春天来了织别离。
行人攀折柳枝的地方,
闺妾在那伤心断肠的时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垂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失落和别离的悲哀。垂柳被诗人形容为“万条丝”,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柳树的繁茂和婉约美。然而,柳树的绸缪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离别和悲伤。

行人攀折柳枝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情绪。行人在这个时候折柳枝,可能是为了怀念别离的人,或者寄托哀思。而闺妾们在别离时的伤心断肠,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忧伤和痛苦。

整首诗以简练、凝炼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别离的思念和伤感。通过描绘垂柳、行人和闺妾,诗人将个体的离别与整个世界的变迁相结合,深入抒发了人们在人世间不断离别和别离的无常和哀愁。诗歌中蕴含着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恍若昨日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诗人也以婉约的笔触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离别的真挚情感和对人生无奈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语言简练,抒情含蓄,展现了戴叔伦细腻的诗境和对人生苦短的深切体验。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左圃鱼鳞阔,前轩翚翅开。虹将一雨罢,潮送万艘来。山净秋妍露,林虚晚籁回。此时萧散乐,谁奉醉言杯。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故人惟赖几行书,今日谁能更访吾。旧日热心今就冷,向来已自得揶揄。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能推已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观涛秋正好,莫不上姑苏。

少携一筇遍行脚,老苫把茅聊盖头。事十八九不如意,身百千亿皆有愁。彼埋高冢柏下卧,此驾小车花外游。犹恨俗人知去处,近城林樾未深幽。

青橘霜露时,英英秀中园。问讯讯居人,今岁朝不蕃。云有孤儿来,手触枝上丸。呜呼此义木,痛感在吾言。

武陵迈往气,当世隐一敌。扬眉诸公间,甘作迁客客。裔孙典刑在,磊落抱深识。我学谢柳州,顾肯睨门席。

乾坤入手。谈笑三关云□□。□□□□。鬼骇神惊一黍光。逍遥宇内。□□□□□数外。功满三千。独跨斑麟入紫烟。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自闻离乱开公道,渐数孤平少屈人。劣马再寻商岭路,扁舟重寄越溪滨。省郎门似龙门峻,应借风雷变涸鳞。

江桥春别后,沙舸独归时。鹅鸭东西宅,菰蒲远近陂。藕深荷盖密,竹瘦笋鞭迟。野趣谁能识,唯应白鹭知。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独石城南一片石,突兀霜空削如壁。古松屈铁盘云根,紫翠千峰莽相射。陆海俄翻滟滪堆,流沙直接昆仑脉。奇标眼底不常见,谁其置之巨灵迹。初拟吾家博望机,驱来未信祖龙策。憾慨长歌《出塞》篇,抚膺对此怀今昔。犹忆风尘己巳年,六飞曾狩犬羊天。于时此石岂无恙,苍苔翠壁俱腥

朱实盈盈露,黄花细细风。龙山胜集古今同。断送一年秋色、酒杯中。鸭脚供柔白,鸡头荐嫩红。量吞云梦正能容。试问具区何处、浙江东。

七十二滩声共闻,一朝路向李溪分。梅花无情动春梦,未好忆家先忆君。

食指清晨动,馋涎异味来。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徕。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麦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鱼。深山鸡犬接,谁复识於菟。挻祸者何人,火猎而兵屠。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一脍八百姬,坐无羊与猪。葛伯杀饷童,汤征自毫徂。恢恢天纲漏,莽莽

意薄杨修唤小儿,孤舟自笑发成丝。放开痴腹无非梦,拈起幽怀总是诗。霜下忽惊桐叶尽,滩生更觉水声奇。余年那恨驱黄犊,除却为农百不宜。

见说新来,把闲事、都齐阁束。日用处、浑无凝滞,天机纯熟。帘卷春风琴静好,庭移晓日兰芬馥。笑可曾,些子上眉头,萦心曲。吞宇宙,船明玉。批风月,诗成轴。问人间底处,升沈荣辱。与我言兮虽我愿,不吾以也吾常足。但年年、先后放灯时,篘新醁。(先后放灯,并谓夫人十九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