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组

五杂组,刺绣窠。
往复还,织锦梭。
不得已,戍交河。

作品评述

《五杂组》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雍裕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刺绣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中描述了刺绣的过程,诗句“五杂组,刺绣窠”,表明了作者刺绣时使用的绣针和线多种多样,同时也展示了刺绣工作的琐碎与繁复。接着,“往复还,织锦梭”,描绘了刺绣时针线的移动,如同织布般重复着来回运动。诗句中的“锦梭”也暗示了刺绣的细腻和精致。

然而,诗人在后两句中表达了他的无奈和痛苦,“不得已,戍交河”,意思是他被迫去戍卫交河,被迫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刺绣工作。这种离别的无奈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苦涩。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五种不同的刺绣工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刺绣的窝。来回不断地运动,就像织锦般。无奈之下,被迫去戍卫交河。

整首诗意蕴含了对艺术的热爱和才华的展示。通过对刺绣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艺术的专注和追求。然而,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喜爱的工作,这在诗中体现出一种无奈和苦涩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痛苦和无奈。整个诗词给人一种深思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思考自己对艺术和梦想的价值和追求。

作者介绍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朱芾皇皇问寝门,青宫喜气满乾坤。江清淮晏干戈息,渊默雷声匕鬯尊。端冕常年亲举礼,远庖此日剩明恩。直将三代齐长久,愿听长沙贾谊言。

咏物

分得秋容半,添来爽气深。静中无罣碍,此处好登临。老景当风卧,平生爱月心。几回乌鹊动,晓色上平林。

咏物

念尔习诗礼,未曾尝户庭。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坐弃三冬业,行观八阵形。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鸰。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咏物

修行孰是练金丹。练就方知两事全。七返不容开四户,九还应是转三田。气神交结为珍宝,灵性分明作大仙。今日却归元本路,自然清静永恬

咏物

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咏物

宽博麻衣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白云半枕山中午,犹梦乘槎去问津。

咏物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咏物

蜀庸无与守,魏吃浪成名。血已洿砧机,魂犹饕酒牲。柏溪融雪泻,玉案倚云横。潴薙莫留迹,山川方气平。

咏物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咏物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咏物

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咏物

老而不歇是一惑,安而不乐是二惑。闲而不清是三惑,三者之惑自戕贼。

咏物

高燕初陪听拊髀,清谭仍许奉挥犀。自知伯起难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荷公德度容狂简,故敢忘怀去町畦。

咏物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士风。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咏物

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咏物

江上芹芽短试春。去年燕子定巢频。数朝风伯但消尘。莫问孟桓谁驾御,只缘嵇吕自情亲。平生我亦不羁人。

咏物

城远不闻长短更,上方钟鼓自分明。幽居不负秋来睡,末路偏谙世上情。大事岂堪重破坏,穷人难与共功名。风炉歙钵生涯在,且试新寒芋糁羹。

咏物

林下青衫卸,尊前白发欹。少年行乐事,暮景感伤时。鍊药嫌长懒,观书悔已迟。惜花心性在,时复一吟诗。

咏物

支离已久懒申陈,枕上赓歌暂释神。在户厌闻蛩咽韵,随阳空羡雁来宾。交情中绝惭张耳,国步主艰忆斩辛。七载南冠犹未税,尚期肆眚九年春。

咏物

秋入重阳气倍清,东篱采菊眼偏明。杯中要作茱萸伴,不是湘累餐落英。

咏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