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巨石亭亭缺齧多,
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
无奈风吹雨打何。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辛弃疾游览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巨石亭亭缺齧多"表达了山上巨石的形态,它们高耸挺立,但也有许多磨损和缺口。"县知千古也消磨"意指山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表明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人间正觅擎天柱"表达了人们在尘世间寻找支撑自己的依靠,希望找到一根象征力量和坚定的象征。然而,"无奈风吹雨打何"表明即使找到了这样的柱子,也难以抵挡风吹雨打的摧残,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坎坷的感慨。通过描绘武夷山上的巨石和追求擎天柱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人生追求和坚持的思考。巨石的缺齧和被风雨侵蚀的形态,象征了人生历经风霜而受到磨砺和伤害的经历。人们一直在寻找坚定和力量的象征,但即使找到了,也难以抵挡人生的风雨。这种境况让人不禁产生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词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它唤起读者对人生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气,面对挫折时仍然坚持追求内心的力量和意义。

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敏锐洞察,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今日偶不饮,无事亦有思。偶然举一杯,事至我不知。岂独忘万事,此身亦如遗。此酒本何物,秫先麴还随。饭秫秪醒眼,嚼麴无醉时。秫麴偶相逢,清泉媒妁之。不知独何神,幻出忘世姿。庄周不须周,惠施不须施。贵贱与死生,不斋元自齐。我本非缙绅,金华牧羊儿。秪坐读诗礼,一出

不问有言,不问无言。灵山拄杖,斜靠壁边。风光都占尽,不费一文钱。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松桂也应情未改,萍蓬争奈迹还疏。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爱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坐来闻好鸟,归去度疏钟。明日还相见,桥南贳酒醲.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钟鼓乐之,肃雝和鸣。威备抑抑,既安且宁。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啼鹃春已暮,徒倚念流光。雨涨溪舂急,山晴火种忙。寻芳知兴浅,怀远觉愁长。两月无来客,青苔满石床。

岿然俯溪亭,偃若与舟接。日涉有初心,风雨或阔蹑。

意欲寻君忘路远,入城还又出城来。菊明紫色天霜下,鱼没圆痕水垢开。新背石碑藏素箧,冻研山砚滴香醅。竹林好着君名姓,只恐君为禄仕催。

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强招寻、聊命朋俦。穷通皆梦,今古如流。且渊明径,子猷舫,仲宣楼。

今古高情,都缘在林泉江曲。知此身如幻,宁羡锦衣华屋。雅志偏怜雕浦月,达人岂羡金山玉。喜满庭、花影日筛金,苔斑绿。终焉计,东篱菊。虚心杖,南轩竹。枕琴书高卧,坦然无辱。万古兴亡春梦觉,一溪云水平生足。看武陵三秀喷幽香,芝田熟。

为病比来浑断绝,缘花不免却知闻。从来事事关身少,主领春风只在君。

游丝横路网春晖,落絮飘扬未肯归。绿满郊园梅子熟,昼长庭院燕雏飞。登临供赋山分绣,扶病经时带减围。更向江天买鱼具,轻蓑绝胜芰荷衣。

轻轻弹指便开门,百亿门前百亿身。妙应因缘通处处,圆明个事遍尘尘。华间蜂採黄须蜜,柳上莺传青眼春。归日相呼满钵饭,一时分付饱参人。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东风初到乱山头,无数残梅雨未收。何待伤春对晴景,暝云横尽古今愁。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