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巨石亭亭缺齧多,
县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
无奈风吹雨打何。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辛弃疾游览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巨石亭亭缺齧多"表达了山上巨石的形态,它们高耸挺立,但也有许多磨损和缺口。"县知千古也消磨"意指山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表明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人间正觅擎天柱"表达了人们在尘世间寻找支撑自己的依靠,希望找到一根象征力量和坚定的象征。然而,"无奈风吹雨打何"表明即使找到了这样的柱子,也难以抵挡风吹雨打的摧残,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坎坷的感慨。通过描绘武夷山上的巨石和追求擎天柱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对人生追求和坚持的思考。巨石的缺齧和被风雨侵蚀的形态,象征了人生历经风霜而受到磨砺和伤害的经历。人们一直在寻找坚定和力量的象征,但即使找到了,也难以抵挡人生的风雨。这种境况让人不禁产生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词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它唤起读者对人生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勇气,面对挫折时仍然坚持追求内心的力量和意义。

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敏锐洞察,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见《河岳英灵集》)

灯锁莲花花照罍,翠钿同醉楚台巍。残灰剔罢携纤手,也胜金莲送辙回。

手揽澄清辔,声名汉范滂。一台振风采,列郡正权纲。衡岳势增重,文星日有光。金门虽藐藐,玉节自堂堂。

客中情况果何如,消息传来恐是虚。今岁又居何处寺,多时不得故人书。自怜南北身无定,相隔江山梦亦疎。若有便风须寄信,白云深处是吾庐。

蠹简鑽研眼欲穿,读书何似夏侯玄。文传可使纸增价,酒尽何妨尊屡眠。唾落成珠皆至宝,笔耕有粟胜良田。席珍尽足埯时聘,经史何劳手更编。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车鱼鄮城馆,书画剡溪船。饭颗诗应瘦,灯花人未眠。空林带冰月,老屋架霜烟。寂寞凤栖叟,思君又一年。

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养躯无千金,特为亲故厚。本心非华轩,而与马争走。聘妇缉落毛,教儿耨葱韭。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桓公瓮盎瘿,楚国不龟手。生涯但如此,那问托婚友。久阴快夜晴,天文若科斗。村南鬼火寒,村北风虎吼。野人驱鸡豚,缚落

几日春山雨作霖,晓风端为破重阴。登楼物色浑如画,倚槛情怀未易吟。万里斜阳鸟飞去,四围烟树客愁深。个中定有超然法,趺会端须仔细寻。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老阅市朝久,纷纷长厌看。人纡绶紫艾,家拥毂朱丹,不羡官曹热,惟怜眼境寒。东涂与西抹,感旧一长叹。

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荣。□晨天宇穆,惠风汎初晴。春色正妍妙,放怀共扬舲。中流入汗漫,旷阔无埃氛。湖光挟山渌,倒射玻璃青。丝管响空翠,楼观森峥嵘。献酬杂歌啸,烂漫纷醉醒。取乐固莫并,兴怀一何深。缅惟昔三贤,精爽

坞云过雨翠成堆,天淡平湖一鉴开。万木号风韵丝竹,千峰带月上池台。静无俗驾金铺地,閒有高人玉满杯。闻道碧桃看欲发,刘郎何事不归来。

绿帢缠头锦束腰,阵前谁数霍嫖姚。何人与扫红蕖嶂,留得周郎伴小乔。

挥袖谢人间,一窗如海宽。鹿麛为老伴,松屑当朝餐。自悟达生理,尽容非意干。却嫌孤寂甚,支灶学烧丹。

钟鼓旌旗引六飞,玉皇初著画龙衣。泰坛烟尽星河晓,万国心随彩仗归。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吹漏未可停。弦断当更续。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同过溪桥日欲晡,远林残叶似栖乌。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

面西楼阁受午暑,傍砌蒲萄生暮凉。我作城居地去忆,一方新绿亦难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