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上人出丐求颂

轻轻弹指便开门,百亿门前百亿身。
妙应因缘通处处,圆明个事遍尘尘。
华间蜂採黄须蜜,柳上莺传青眼春。
归日相呼满钵饭,一时分付饱参人。

作品评述

《尘上人出丐求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尘世中的人物,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

诗词通过轻轻弹指便开门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超凡脱俗的能力和境界。百亿门前百亿身的描绘形象极为庄严,强调了主人公的伟大和卓越。妙应因缘通处处,圆明个事遍尘尘的句子表达了主人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悟性,能够洞悉一切事物的真谛,并将其运用到世间的方方面面。

诗词中的华间蜂采黄须蜜、柳上莺传青眼春的描写,展示了主人公在世俗生活中的自由和快乐。这些形象丰富了诗词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所表达的超越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归日相呼满钵饭,一时分付饱参人,表达了主人公的慈悲和善行。他不仅追求境界的超凡脱俗,还将自己的智慧和财富用于回馈社会,满足众人的需求。

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境界和行为,表达了释正觉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诗词的意境高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美妙和境界。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忍事宁生瘿,今谁似我能。缺钱分灶婢,赊米乞庵僧。恶语闻皆恕,凡诗见亦称。平生楼百尺,非复旧陈登。

秋净霜空露晓姿,水光山气总供诗。笔端幻出沧洲趣,赖有骚人慰所思。

极目亭边花定开,野棠山杏手亲栽。春风拂槛如何似,应记刘郎两度来。

六籍火未熄,龙兴芒碭云。呼韩朝渭上,已纳王政君。

荆卿雄骨化为尘,燕市应无共饮人。能脱鹔鹴来换酒,五湖赊与一年春。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妆点铜瓶分外春,惜花尤见主翁仁。自怜白发衰如许,空对花前忆故人。

爱君如竹可无君,君去吾归麋鹿群。他日漫同千里月,时朝相望一江云。余尊尚得须臾语,新句那能款曲闻。人到寄书应不识,花间但觅醉参军。

期我以踏青,花间傥相遇。果然南陌头,翩若惊鸿度。不语强踌躇,羞人映芳树。两心尚自怜,两目空相注。依依不得亲,薄暮还愁去。记取似丹葩,知开向何处。

岩壑风烟可写忧,千竿筠玉净修修。弟兄无故兼三乐,杯斚相欢第一秋。岂似墨卿夸楚泽,最宜从事到青州。胸中固自春风在,小试安能学太丘。

地平如掌树成行,野有邮亭浦有梁。旧日潮州底处所,如今风物冠南方。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南吕为羽]国主社稷,时祀有常。肃若旧典,报本不忘。粢盛丰洁,歌吟青黄。尊神倏来,百物宾将。

瑟彼良玉,荐于明灵。宸襟蠲洁,郁鬯芬馨。牲牢在俎,金石在庭。莫重者裸,慈嘏来宁。

老身危似草头露,疾势来如江上潮。寒热自无安著处,不然何以脱今朝。

分得岩枝带藓文,壁间延蔓密含春。摇风似展垂云翼,和雨疑骞化浪鳞。寒对竹轩陵霰雪,静陪犀柄辟埃尘。省闱不比山河远,休拟灵均咏若人。

悠悠独梦水西轩,百舌枯头语更繁。山鸟不应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