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寿杨韩州·正月初五)

生申华席。
便占却新春,前头五日。
椒颂梅英,金幡彩缕,好个早春天色。
使君以仁得寿,和气融春无极。
人总道,是阳春有脚,恩浮南国。
应看,丹诏下,昨夜天边,初报春消息。
日转黄麾,风生绛伞,春殿龙颜咫尺。
共庆一堂嘉会,万宇同沾春泽。
祝眉寿,便从今细数,好春千亿。

作品评述

《喜迁莺(寿杨韩州·正月初五)》是宋代诗人杜东所作的一首诗词,内容描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氛围和美好寓意。

中文译文:
喜迁莺盘桓。新春早早到身边,前五日从今计算。椒颂梅英花开放,金幡彩缕艳丽闪耀。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春天气。
使君以仁德获得长寿,喜气洋溢春季无限。人们都说阳春有脚,仁德之恩涌向南国。应看到,昨夜彩虹出现在天边,传报春天的消息。
太阳翻转着黄色旗帜,风吹动绛红伞。春宫殿的龙颜近在咫尺。共庆一个喜庆的盛会,万宇沐浴在春光中。
祝福您长命百岁,从此细数春天,好春天数亿次。

诗意和赏析:
《喜迁莺(寿杨韩州·正月初五)》这首诗词以春天的到来作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恩德的祝福。诗人通过描述春天带来的美好景色和喜庆的氛围,彰显了春季的活力和希望,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意象。

诗中提到的“使君以仁得寿”,传递了以仁德来获得长寿的美好寓意。并以“恩浮南国”形容仁德之恩广泛流传至大地。诗词以宏伟的场景和美好的祝福,展现了春天所代表的希望、繁荣和幸福。

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椒颂、彩缕、金幡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和美感。同时,通过对春天元气盎然的描绘和对长命百岁的祝愿,将希望和喜悦传达给读者。

整首诗词以欢乐和美好为基调,热情洋溢,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憧憬。同时,诗中融入了对仁德和人伦关系的高度赞扬,体现了宋代文化价值观中的重要观念。

作者介绍

杜东,字晦之,号月渚(《诗家鼎脔》卷上),邵武(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事见清光绪《邵武府志》卷一八、一九。今录诗三首。

诗词推荐

慷慨成夫志,勤拳教子功。母仪当世则,妇道古人风。象服宜偕老,鱼轩忽驭空。惟馀千字碣,光照夜台中。

喜迁莺

紫英亭前露欲香,习家池上夜偏长。醉来见月知何处,还道清光是故乡。

喜迁莺

龙楼锡宴月初斜,宝炬星分照翠华。五夜歌钟连甲第,千门灯火映皇家。锦筵人醉飘《金缕》,罗绮春晴散彩霞。自是宸游多乐事,叨陪几度赐宫花。

喜迁莺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喜迁莺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大明东向属三阳。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华池神水灌中黄。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喜迁莺

伏金避老火,遁日乾商霖。天地岂不宽,八荒一釜鬵。此身沍寒乡,骨冷势陆沉。忽疑同然灰,终得空汗襟。闻有不热符,莫致癸与壬。平生习云水,两足便幽寻。佩绅接轸处,念往汗益浸。乃独款公关,热行犯诃吟。忘公鼎轴家,谓是缁帷林。有风静阴躁,无愠烦鸣琴。置我弟子间,岂不

喜迁莺

往岁因痰壅,几为病废人。金丹如不服,粉骨已成尘。去死仅一线,更生又五春。再深诗里债,笔砚日相亲。

喜迁莺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喜迁莺

日日东台寺,今朝一苇杭。不关公事了,政以病躯妨。大士迁居梦,寒炉得圣香。世人空自异,吾道本何方。

喜迁莺

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喜迁莺

大眼江郊杜集中,胜游何必恨匆匆。模糊树木丹青古,诘曲汀沙篆籀工。昏晓之分含一气,乾坤底处是全功。西南佳境冥搜遍,总合亭前立下风。

喜迁莺

儿孙力作莫辞勤,仁政如天四海春。尽说干汤功已就,泽流莘野并耕人。

喜迁莺

红楼昨夜相将饮。月近珠帘花近枕。银缸照客酒方酣,玉漏催人街已禁。晚潮去棹浮清浸。古岸平芜萧索甚。大都薄宦足离愁,不放双鸳长恁恁。

喜迁莺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

喜迁莺

朔风连夕起,浩荡厉严寒。远势惊春梦,微权属冷宫。云行和月暗,木落打窗乾。因忆吴船客,波涛寝不安。

喜迁莺

老觉人间万事非,但思茆屋映疏篱。秋衾已是饶归梦,更读山居二十诗。

喜迁莺

夫君陶阮徒,俗子所不快。屹然颓其中,特立盖甚介。平生江湖乐,欲去不得迈。何当从君游,渔钓寄吾解。

喜迁莺

三字从来月正圆,一麾从此出秦关。钱塘春色浓如酒,贪醉花间卧不还。

喜迁莺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尽开。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喜迁莺

早禾栖陇待晴收,雨欲为霖势可忧。似觉朝来乌鹊喜,便携童稚过西畴。

喜迁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