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耶律楚材的《除戎堂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ú róng tīng shì zhù chéng ā , fēng huǒ píng ān shī lǚ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平安:(形)平稳安全,没有事故和危险。[近]安全。[反]危险。
筑城:筑城zhùchéng[对一军队驻地]设置防御工事
师旅: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郑玄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指战事。指众属吏。
厅事:厅事tīngshì[office;thecourt-room]官署视事问案的厅堂厅事之东北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原诗
除戎厅事筑城阿,烽火平安师旅和。
远胜长城欺李绩,徒标铜柱笑伏波。
服心不用七擒策,禦侮何劳三箭歌。
高枕幽窗无一事,西人不敢牧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