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七首

玉门关外絮飞空,破虏营前昼影浓。
可便消兵无好术,忍教攀折怨春风。

作品评述

《柳枝词七首》是宋代张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门关外絮飞空,
破虏营前昼影浓。
可便消兵无好术,
忍教攀折怨春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关于战争的画面。在玉门关外,飘扬的柳絮填满了空中,破虏军队的营地前,白天的阴影浓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痛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春风的不满和怨懟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首句“玉门关外絮飞空”,形象地描绘了风中飘扬的柳絮,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接着,“破虏营前昼影浓”的描写更加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景象,营地前的阴影浓重,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痛苦。他感叹消兵无好术,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避免战争的发生和停止战争的残杀。诗人使用了“攀折”一词,暗示了对战争的抗拒和反抗。

最后一句“忍教攀折怨春风”,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怨懟,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和痛苦。春风本是和煦宜人的象征,而在这首诗中,它成为了诗人心中的怨恨之物,意味着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毁和破坏。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惜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借助柳絮和春风这些意象,用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融入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我爱山村人,自得山村趣。唯与渔樵狎,绝无轩冕慕。高情寄云松,至乐在霜芋。长吟招隐诗,更作閒居赋。出处均不静,旷达遗万虑。犹嫌车马喧,肯受尘土污。白驹志虽洁,玄豹斑已露。只恐鹤书来,夺我良朋去。

乘秋万穷怒,拂野恣离披。祭鸟东门酒,鸣鸢上将旗。有谁樵旦暮,无客赋雄雌。何用呼号甚,枯桑了不知。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郤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离别蹉跎岁月深,故人带未九环金。狂儿易悦笙歌费,志士徒劳涕泪侵。金紫早年唯乐梦,令公老去亦伤心。永嘉康乐风流在,别乘犹胜翦绿林。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九十日春余十日,庭阴已作夏扶疏。桃花浪暖且振{左揖右戈},燕子日长空废书。故人行行重作别,倦云悠悠思定居。及此莫孤朝与暮,易胜书礼问何如。

犯雪渠乘访戴舟,不逢安道便归休。我今一月春风里,纵复回舟匪浪游。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万里行骥足,十年暌凤翔。回迁翊元圣,入拜伫惟良。别业对南浦,群书满北堂。意深投辖盛,才重接筵光。陋学叨铅简,弱龄许翰场。神驰劳旧国,颜展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

寺暗莓苔深,岁潦雷雹粗。问胡旅穷舍,鑽燧煮莱芜。答云自孩童,蚤识灶下梧。逡巡四十载,翻着火上炉。今昔岂异能,闻见终殊途。德衰嗟教薄,笔退怜词枯。何以充我求,往众归装孤。子文如绣鞶,子行如冰壶。世惟春华玩,尔用秋实餔。去从孔鸾翔,勿受斥鷃呼。

公辞四辅贵,才营三亩园。此地山林乐,当年廊庙尊。庭花有新複,郊禽无近翻。孰喻治穷僻,乃符萧相言。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傍水人家柳十余,靠山亭子菊千株。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磬礼精庐。不知身外谁为王,更觉求名计转疎。

百年为市后为池。

但得清溪裹草堂,溪头山色有炎凉。秋崖一出四年矣,想见松花满石床。

策马国门南,行投感时节。唧唧寒螀乱,皎皎层恋洁。修途遵广川,衰林夕阳灭。含情不忍语,眷旧讵忍别。抱疴谢绂冕,寄情恋岩穴。树临越海潮,山背吴门雪。各勉畴昔心,音书戒辽绝。傥读幽栖子,杜关理丹诀。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截铁斩钉。水不借路,树倒藤枯。西天胡子没髭须,蹋杀杨歧三脚驴。

送君江上路,心逐断云飞。野饭投孤馆,寒霜照客衣。鸟冲黄叶下,潮带白蘋归。故国方兵火,山中昼掩扉。

行子下骖去易迷,故乡回首在天涯。春心南陌风光远,晓梦西楼月影迟。沈客带宽无奈瘦,阮生车断不胜悲。花狂蝶乱家园晚,何事东归竟未期。

亲见仙科唱第时,宠均宣室对神釐。汉台诏令方深厚,好取名郎作训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