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
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
帝觞分余沥,山骨醉后土。
峰峦尚开阖,涧谷犹呼舞。
海风吹未凝,古佛来布武。
当时汪罔氏,投足不尽拇。
青莲虽不见,千古落花雨。
双溪汇九折,万马腾一鼓。
奔雷溅玉雪,潭洞开水府。
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
回风卷飞雹,掠面过强弩。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此山吾欲老,慎勿厌求取。
溪流变春酒,与我相宾主。
当连青竹竿,下灌黄精圃。

作品评述

原题: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十里。)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馀。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世上平生懒所更,有怀真欲仿渊明。无端唤作铅山尉,刚替渠人负弩行。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衣薪难以大留形,破石空山浪予名。倘信此心无起灭,一身那得有三生。

旷怀未许众人窥,细行犹堪百世师。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东游何当返。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嬾。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偶然脱命冰炭里,至今体不胜衣冠。溪流落尽才如带,想见南池空聚块。更无小鸭睡枯荷,况有红妆依翠盖。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蝇及瓜勿啖,螬食李何妨。苦淡谁知味,某鲜或腐肠。

数椽月屋爱岩阿。

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忆昔苕溪醉中语,屈指凄凉十寒暑。纷纭世事去如云,两鬓苍苍各如许。春风学省数会面,抗袂吁嗟走尘土。我惭屡占不能奇,袖手归来仆旗鼓。喜君射策有新功,双鹄联翩仍一举。胡为不上金马门,簿领卑栖犹哙伍。风前未厌鹔鹴敝,笔下悬玄凤凰吐。闽山千里要佳句,应吊双龙一怀古。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相欢在尊酒,不用惜花飞。

仲连本策士,元亮非隐者。举世莫知我,悬车息其马。舣船阳羡头,停策计山下。山水自娱人,无烦丝竹写。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久不出门心已灰,佳晴作意苦相催。莺花世界共游戏,竹石弟史仍往来。心有所之无远近,兴虽已尽更徘徊。江边渔父伤时切,得遇郎君笑口开。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石梁平砥似,池水明镜如。晚凉散步稳,凭栏此观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