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东壁粲辉光。
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
虎将纵观修旧事,豸冠陪侍仰明王。
政修即是攘夷策,玁狁残袄岂足囊。

作品评述

诗词:《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

中文译文:
群玉西昆富典章,
二星东壁粲辉光。
秋花迎杖千丛丽,
法曲传觞九奏长。
虎将纵观修旧事,
豸冠陪侍仰明王。
政修即是攘夷策,
玁狁残袄岂足囊。

诗意:
该诗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之一。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治理成就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典雅华丽的辞藻和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宫廷内的盛况。首先,诗中提到了西昆和东壁,分别指代宫殿中的玉石和星辰。群玉西昆富典章,暗示着宫廷内装饰华丽,充满了珍宝和文物。而二星东壁粲辉光,形容了东壁上星辰闪耀的光芒,进一步凸显了华贵辉煌的景象。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花的美景。秋花迎杖千丛丽,描绘了宫廷中盛开的千朵秋花,绚丽多彩。这里的秋花被赋予了迎接贵宾的寓意,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宴会上的场景。法曲传觞九奏长,表达了宴会上乐曲的娴熟和乐声的长久不息。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美酒盛宴,展示了国家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思考。虎将纵观修旧事,豸冠陪侍仰明王。虎将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将领,暗示国家重视历史传统和治理经验。而豸冠则指代朝廷高官,表示他们虔诚侍奉明君。政修即是攘夷策,玁狁残袄岂足囊,表达了治国策略应该是加强国内治理和对外抵御侵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攫取财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华丽辞藻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宋代宫廷的富丽堂皇和国家的繁荣景象,并蕴含着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重视,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期望。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萧萧青草岸,籊籊钓鱼竿。此地规逃世,傍人误唤官。夏凉眠麓寺,春晚戏雩坛。却笑平生谬,崎岖自作难。

烟村茂樾湾溪畔。似远景、摹轻练。细草平沙骑款段。渔翁欸乃,却惊鸥鹭,飞起澄波面。班荆对饮重杨岸。枝上莺歌如解劝。山映斜阳霞绮散。醉吟乘兴,锦囊诗满,爱月归来晚。

昔者薄游燕王都,燕人买骏皆买图。汝南袁公善相骨,称我一匹桃花驹。是时先帝论封禅,焚香日坐蓬莱殿。二三元老书不停,记室竖儒供笔砚。袁公手内金花笺,口召王生生不前。安知徐福三山事,但忆苏秦二顷田。我欲东归劝我留,满床诗草尽见投。见时醉操银不律,雌黄灿熳珊瑚钩。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上水过衢信,暗淡溪却顺。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于焉建层碑,突兀长林东。作者无愧色,行人感遗风。坐令高岸尽,独对秋山空。片石勿谓轻,斯言固难穷。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我非王仲宣,去矣

夜雨晓仅止,前山云未收。陂田飞宿鹭,社木唤晴鸠。云里浮图级,滩边贾客舟。故知山可住,不觉利能谋。

梦里喧声定不凡,顺风解缆破晴岚。起来职事惟洗面,此外功名是挂帆。莫笑一蔬兼半菽,饱餐万岳与千岩。蓬莱云气君休望,且向严滩濯布衫。

知维摩燕坐次,可授散花女,俾歌之。以侑茗饮否?艾子,汝为老人书以寄之问讯花庵主。这一宗、拍板门槌,是谁亲付。逢翰墨场聊作戏,那个是真实语。算惟有、青山堪住。玉立林幽真脱洒,又何妨、白石和泉煮。底用判,云游据。朝三暮四从渠赋。且随缘、家养园收,自然成趣。此外

已盲犹赤痛,久不出鸡窠。丹荔曾遗毒,青灯亦一魔。抛书无味甚,节腹柰馋何。二痴依然在,徒劳问眼科。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老去尚贪彭泽米。梦归时到锦江桥。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何如尔。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若于著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故用韵以反骚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兴亡事,向西风把剑

雨过郊原草色匀,元戎小队出城闉。聊穿阡陌沟塍路,遍劝耡耰襫人。红杏梢头春意好,绿杨深处鸟声新。此行端为劭农设,肯学醺酣吐锦茵。

重脱袈裟挂广州,与人说法口如流。放生池里鱼倾耳,受戒坛前石点头。

莫笑吹笙便得仙,绝胜祭灶事茫然。白头吏役徒多犯,黄帽闲居政寡缘。仰愧高僧能五鬣,俯惭垂柳解三眠。诗成自赠仍堪寄,闻道衰蒲尚可编。

客里还分袂,樽前小系舟。笛声杨子晓,帆色洞庭秋。万里身为本,中年别作愁。乾坤多事在,何日谷林丘。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