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僩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
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
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
几时残烛下,重听讲精微。

作品评述

《送沈僩》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
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
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
几时残烛下,重听讲精微。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送别沈僩的场景。沈僩是一个勤奋好学、通达才情的人,他一直以来都以平凡的布衣身份行走于世间。然而,他并没有听说过他被任用的消息很久了,于是他开始意识到设立科举制度可能并非是一件好事。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君主正在寻找店铺落脚,而我则深深地关上了家门。我不知道何时能再次相聚,只能在残烛的昏暗下,沉重地倾听那讲述精微道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写出了作者刘克庄对于科举制度的质疑和对才情的赞叹。诗中以沈僩作为代表,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他勤奋好学、通达才情,但却因为科举制度的弊端而未能得到合适的任用。作者通过描述沈僩与君主的别离,表达了对沈僩前途未卜的关切和对科举制度的怀疑。

诗中的落日、深山和残烛等意象,增加了一种忧郁、寂寥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沈僩的清廉和孤独。残烛下的重听,表达了作者对于精微道理的追求和渴望。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对沈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思和对真正才德者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思考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情感,使读者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进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石城出壤水怀州,息壤藏城水复收。千载故侯犹未识,土能胜水有深谋。

上皇宫殿碧参差,嗟我来登见废基。尽道河边金线柳,腰肢犹似李师师。

毛锥自是今无用,铁砚还知古可穿。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

万乘靴袍御紫宸。挥毫敷丽藻,尽经纶。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重占一枝春。殊观耸簪绅。蓬山仙话重,霈恩新。暂时趋府冠谈宾。十年外,身是凤池人。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风扫三峨山外雨,霜摧五柳宅边花。非君送酒添秋睡,可耐东池到晓蛙。

涂碑共说台官去,局面还忧宰相来。今古风多兴废事,只缘忠佞是胚胎。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云水生涯。到处为家。远浮名、浮利浮华。三宫升降,上下无差。要结灵胎,收灵物,聚灵芽。清兴幽赊。此外何加。姿陶陶、畅饮流霞。大丹熟也,归泛仙槎。便曳琼琚。摇琼佩,戴琼花。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山林钟鼎似无同。舒卷有穷通。洗出壶中三峡,帝城赢得从容。黄流乱注,狂澜既倒,砥柱能东。此际诞弥杯酒,宜歌风虎云龙。

乾淳老人气岳岳,破冠穿履行带索。撑肠拄肚书万卷,临风欲言牙龄落。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说穷不人信,欲说更何为。日永书肠觉,霜浓病骨知。□家兵溃后,交绝廪空时。头白风尘境,消磨尚有诗。

缕缕青阴拂去鞍,雨花狼籍颤春寒。年光别绪侵入鬓,莫向离亭子细看。

麈髦副白玉,挥弄柔毵毵。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

纷纷画手调红绿,好以桃花配丛竹。岂无短纸作江梅,雪里溪边太幽独。李侯胸中有佳处,研滴松煤聊寓目。与梅择对无可人,分付此君真不俗。淡烟小雨空蒙地,何得月明疏影足。始知璀璨出斜枝,诗画古来真一族。

和气应鼙鼓,喜色上辕门。貔貅万骑,争相庆主将佳晨。遥望九霄上阙,霭霭庆云澄处,一点将星明。天瑞不虚应,人杰岂虚生。况君家,名将旧,有元勋。上方拊髀,要资颇牧作长城。管取齐坛入拜,会见凯歌归奏,振起旧家声。与国同休语,王府又重盟。

林径无人尽日闲,幽禽时弄语关关。胡床坐对斜阳影,咏得禽言一破颜。雨压乔柯覆短檐,绿阴深处枕书眠。繁花十日风吹散,犹有残英落砌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