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谢郭长洲惠橘二首(其二)佛手柑》
拼音和注音
shuí cóng tiān zhú dào mǐn nán , yí dé zhī yuán bié yàng g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竺:1.古波斯语音译词。印度的古时称呼。2.山峰名。
别样:1.属性词。另外的、其他的。2.特别。
闽南:福建的南部。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谁从天竺到闽南,移得秪园别样柑。
灌顶醍醐虽少液,兜罗绵色尚馀甘。
一拳不减商颜趣,十指分明佛手纤。
歌利不须矜节解,最无嗔恨是瞿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