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天留题

地胜群峰秀,山高宿雾昏。
灵宫从昔著,仙迹至今存。
嵌洞窥天巧,飞泉挟石奔。
尘缘何日了,小築占云根。

作品评述

《大涤洞天留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朱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胜群峰秀,山高宿雾昏。
灵宫从昔著,仙迹至今存。
嵌洞窥天巧,飞泉挟石奔。
尘缘何日了,小筑占云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表达了对山水之美和仙境之奇妙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地势高胜,群山峰峻秀美,山峰高耸云雾弥漫的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灵宫的存在和仙迹的延续。灵宫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从古至今,灵宫依然存在,仙迹也依然留存。这表达了作者对于神仙存在和仙境的坚信,同时也抒发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接着的两句通过形象的描写,描绘了洞窟嵌入山石之间,可以窥探到天空的巧妙景象,以及泉水飞溅,带起石块奔流的奇特景观。这些景象增添了诗中的神奇和仙境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尘缘的厌倦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尘缘指人世间的纷扰和俗事,作者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建造一个小小的居所,占据在云端之上,远离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仙境的存在,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化情怀和审美追求。

诗词推荐

远近人家尽见招,小童环立总垂髫。玄冰满椀侵肌爽,绛雪堆盘入口消。山内不知今晋代,座中犹自问秦朝。夜深时向花前立,遥见双株合凤箫。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

酒力醺然入四支,华胥税驾不应迟。残年已觉衰难强,万事无如睡不知。幸有琴书供枕藉,安能冠带更支持。红炉过尽灰如雪,独守青灯坐画诗。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骄子起天街,由来

白衣苍狗任从渠,不碍波涵一太虚。雅契高僧方寸地,卷舒流止自如如。

聚橛并番楀,今犹唾姓名。国人深可畏,尹氏更须平。

爱君才辩吐如倾,圆直横斜善讲兵。休弄向时闲笔砚,破蛮征虏是功名。

此生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

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聪老才堪将,髠缁意未平。僧中能结客,禅外又谈兵。喜听诗家话,多知虏地情。何当长须发,遣戌国西营。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老鹳雀,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可徼。却劝元妩媚,士固难轻料。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遣忘,得君如再少。纵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其生世莫识,已死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著鞭不及。所以蒿里,坟出蕺蕺。气凌云天,龙腾凤集。尽为风消土吃,狐掇蚁拾。黄金不啼玉不泣,白杨骚屑。乱风愁月,折碑石人,莽秽榛没,牛羊窸窣。时见牧童儿,弄枯骨。

窗纸萧萧印月痕,数声新雁过江村。孤愁不与梦俱断,羸老岂知身尚存?世事万端归蠹简,秋风百感集清樽。荷锄家圃知何憾?犹胜生求入玉门。

胸月千种愁,插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保福借水献花,这僧白日迷路。南山门下,总是粗心底。只是不敢说著,小慈妨大慈。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