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颍川公秋夜诗

泬寥空色远。
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
长飚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
曾台切银箭。

作品评述

诗词:《和颍川公秋夜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泬寥空色远。
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
长飚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
曾台切银箭。

中文译文:
秋夜的寥廓空旷。
树叶黄了,凄凉的序列也发生了变化。
洞浦间鸿雁飞落。
狂风送走了巢中的燕子。
千秋时光流转,夜晚的景色。
百种声音里蕴含着宵夜的啭鸣。
峻峭的山鸡聆听着金属的敲击声。
曾台上切割的银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动物的行为,表达了秋夜的凄凉和寂寥之感。

诗的第一句“泬寥空色远”,描述了夜晚的广袤空旷和寂静。秋天的夜晚常常给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叶黄凄序变。洞浦落遵鸿。”描绘了树叶由绿转黄的景象,随着季节的变迁,自然界呈现出凄凉的序列变化。洞浦间的鸿雁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而落下。

第四句“长飚送巢燕”,表达了狂风送走了燕子们的巢穴,暗示了秋天动物迁徙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声音。“千秋流夕景”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夜晚景色的迷人之处。“百籁含宵啭”形容夜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峻雉聆金柝”则描绘了山鸡聆听着金属敲击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曾台切银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银箭在曾台上被切割的景象,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和锐利。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寥,以及自然界万物与时光的变迁。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夜中的寂静和动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歌吹萧条灯火稀,况逢连夕雨垂垂。黄堂景色非街市,应对山棚赋好诗。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夕照临孤馆,朝霞发广津。湖山潮半隔,郡壁岸斜邻。自此钟陵道,裁书有故人。

西风送我溧阳溪,终日篷窗只有诗。黄篾未妨床著笔,青緺不管鬓成丝。雁随去讯劳君问,鸥忆同盟尚我随。想见归舟不多日,一樽牛渚访秋期。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西南雄节制,人物妙炉锤。舐鼎非无意,登门独恨迟,正期云独石,会见菌成芝。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顾时。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番舶薮权贵,根株

半酣走马别,别后锁边城。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方驰故国恋,复怆长年情。入夜不能息,何当闲此生。

天上张公子,人间第一流。浮云狨覆座,愕梦玉成楼。草蔓湖阴宅,松封旷口丘。忠魂招不返,欲问楚江头。

把烛新亭下,迂疎聊尔歌。酒缘人品胜,官要野情多。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谁知武城笑,深自惜蹉跎。

岁晏云深谁与游,喦房终夜雨如秋。不知海上三山梦,何似人间万户侯。

介胄鹰扬出,山林蚁聚空。忽闻飞简报,曾是坐筹功。迥夜昏氛灭,危亭眺望雄。茂勋推世上,馀兴寄杯中。喜色烟霞改,欢忻里巷同。幸兹尊俎末,饮至又从公。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先生三尺琴,断绝弦上音。欲求凤喙胶,弱水毛犹沉。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北有嬾瓒岩,大石

木末谁攀新萼,雪消自种前庭。莫嫌开过尚盈盈。似待诗人醉咏。霜后最添妍丽,风中更觉娉婷。影摇溪水一湾清。妆罢晓临鸾镜。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甚声响都如鹦鹉娇。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冯郎老,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树交花两色,溪合水重流。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蹇驴逐逐背斜阳,才到山间意便凉。勿听鹧鸪行不得,云山深处路尤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