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三首

尝观七发论涛篇,比物侔形恨未妍。
声入闾阎家十万,势陵组练甲三千。
冯夷海若凭深险,种魄胥神竟后先。
纵使风波能鼓怒,终归漩{左氵右复}作澄渊。

作品评述

诗词:《观潮三首》
作者:苏颂(宋代)

观赏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我曾写了七篇论述潮汐的文章,比拟各种事物,却感到未能表现潮汐之美妍。潮声进入闾阎百姓的家中,乐曲声在各个方向传达,仿佛有十万人的声音,潮势如同军队的训练,有三千校阅的士兵般有声有势。海洋冲击大地,仿佛冯夷和海神凭借险峻的地势,互相交锋,竟然有先后之分。即便风浪能够激怒潮汐,但最终它们都会平息,漩涡消散,恢复平静,如同水清澈见底。

【诗意与赏析】
苏颂的《观潮三首》通过观察潮汐的景象,以及对潮汐与自然、人类的类比,表达了他对潮汐壮丽景象的观赏与赞美之情。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潮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在第一首诗中,苏颂提到自己曾经写了七篇关于潮汐的文章,但他感到自己的文字未能真正表达潮汐之美妍,这体现了作者对潮汐的视觉和感官上的震撼与难以言喻之美的认识。

接着,苏颂通过比拟,将潮声形容为进入闾阎百姓家中的声音,如同十万人的合唱,传达出潮汐的声势之大。而潮势则被描绘成组织有序的军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展现出潮汐的力量与威严。

在第三首诗中,苏颂通过冯夷和海神的形象,描绘了海洋冲击大地的景象。冯夷和海神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它们在险峻的地势中相互交锋,展示了潮汐的汹涌与激烈,以及自然界各种力量之间的较量。

最后,苏颂强调了潮汐的变幻无常,即便风浪能够激怒潮汐,但最终它们都会平息,漩涡会消散,恢复平静。这种平息与恢复的过程,使得潮汐在变化中又显得稳定,如同水清澈见底般平静,传达出自然界中循环不息、变化无常的特点。

苏颂的《观潮三首》以深邃的思考和精妙的描写,展现了潮汐的壮美景象,以及自然力量的伟大与变化。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使人们对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便好翻身驾黄鹄,直将情枉扣天关。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借问何致耳,试听将所为。立车呼父老,劳以哀矜词。我从大明宫,天子亲谕之。忧汝岁屡凶,吏不恤汝疲。已输又索籴,囷橐无孑遗。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辈疑。疾苦汝告我,不惮

池上秋开一两丛,未妨冷淡伴诗翁。而今纵有看花意,不爱深红爱浅红。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白头方见绝,遥为一沾衣。

九重深浅人不知,金殿玉楼倚朝日。一夜城中新雨晴,御沟流得宫花出。

暗雨收梅,晴波摇柳,万顷水精宫冷。桥森画栋,岸列红楼,两岸翠帘交映。天上行舟,鉴中开户,人在蕊珠仙境。况吟烟啸月,弹丝吹竹,太平歌咏。人尽说、铜虎分贤,银潢储秀,巩固行都藩屏。棠阴散暑,鼎篆凝香,永日一庭虚静。红袖持觞,彩笺挥翰,适意酒豪诗俊。看飞云丹诏,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

丹炉爆裂话头差,揽镜颜苍两鬓华。不记省中咏薇药,径归韦曲问桑麻。卿云方荐汉郊庙,郊岛难鸣唐国家。谁向玄都君子说,有春风处有桃花。

东西无定客,风雨未休时。悯默此中别,飘零何处期。青山违旧隐,白发入新诗。岁岁迷津路,生涯渐可悲。

忆昔登王畿,花柳春烂烂。芳年亲与朋,美酒夜复旦。参差隔世路,荏苒岁华晏。荒地芳草平,废殿湿萤暗。念当吊陈迹,誓以铸门限。仙人咏城郭,释子说梦幻。宇宙几秋风,悠悠复何叹。

太白狂歌力士铛,未如食粥鲁公清。从教过午饥肠转,政坐哦诗青眼横。奇怪争观出月胁,诙谐犹足助言鲭。卧听古寺华鲸吼,饭颗谁怜太瘦生。

官柳叶尚小,长安春未浓。送君浔阳宰,把酒青门钟。水驿楚云冷,山城江树重。遥知南湖上,只对香炉峰。

汝颖日滔滔,巢由绝世高。风流虽缅邈,舟楫共游遨。雉堞萦回远,山川应接劳。幸陪觞咏水,旌旌驻兰皋。

淮壖日没风卷沙,黄昏飞雪如落花。孤舟有客寒不饮,欹枕关篷夜忆家。雪飞篷底洒我额,篷隙虚明来晓色。纸屏布被风飕飕,惊起开篷满船白。船头雪重折黄芦,下有宿雁惊相呼。天寒四野无行客,冻卧孤舟愁盗贼。厌闻淮浪打船声,原上风号天正黑。土膏已动春阳来,安得长风埽雾开。

熙朝道化聿求成,龙衮天临策俊英。清问详延敷迺听,嘉犹入告底于行。尧章焜燿欣承渥,汤训丁宁戒近名。圣主得贤功烈盛,小臣稽首愿升平。

旧有园林新近开,凿池培址遂成台。台颠纵有蒙笼处,不碍遥山次第来。

池塘经雨更苍苍,万点荷珠晓气凉。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鹤帐华缨绝,牛蹊老屐穿。薄晴生晚哢,深绿护余妍。万卷不堪煮,百怀空自煎。朱樱黄苦笋,小酌便陶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