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彦达归建安

漳滨读书夜复日,十七年间驹过隙。
相逢忽认语音存,面皱髯张都不识。
岁晚悬鹑在结穿,坐寒我亦无青毡。
少时意气今何似,对此犹能吸百川。
北风草木伤迟暮,秀岭长松色如故。
须知忧道不忧贫,莫厌儒冠羡纨袴。
坐悲四海方横流,长剑未试心未休。
寄语幔亭云外客,他年终约紫霄游。

作品评述

《送黄彦达归建安》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胡寅与黄彦达的离别场景,并抒发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漳滨读书夜复日,
十七年间驹过隙。
相逢忽认语音存,
面皱髯张都不识。
岁晚悬鹑在结穿,
坐寒我亦无青毡。
少时意气今何似,
对此犹能吸百川。
北风草木伤迟暮,
秀岭长松色如故。
须知忧道不忧贫,
莫厌儒冠羡纨袴。
坐悲四海方横流,
长剑未试心未休。
寄语幔亭云外客,
他年终约紫霄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胡寅送别黄彦达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他们相聚时的情景和离别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胡寅与黄彦达一起度过的漳滨读书的夜晚,时间飞逝得很快,十七年仿佛驹过隙。当他们相逢时,忽然发现彼此的面容已经改变,但语音仍然保存着他们的共同回忆。这表达了时间对人的改变,但友谊的声音依然存在。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岁月已晚的景象,冬天的鹑鸟挂在鹞子上,坐着感到寒冷,连青毡也没有。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反衬出了自己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和现在的落寞。

诗中作者提到自己少年时的意气和如今的变化,然而他仍然能够吸取百川之志,表明他依然怀揣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不畏艰难。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北风凛冽的景象,但秀丽的岭上长松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色彩。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但也抓住了一些事物的恒久不变。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告诫人们不要只担忧境遇,而要重视追求道义,不要嫌弃身穿儒冠而羡慕纨绔子弟。作者坐在悲伤中,感叹四方的江河湖海横流不息,长剑未曾试过,内心的奋斗也未停歇。最后,他寄语云外的客人,约定在未来的某时某地相聚,一同游览紫霄之上,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友谊的长久承诺。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但也表达了一些事物的恒久不变。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情感共鸣和启示。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安乐窝前安乐僧,一轮明月一枯藤。与他整顿山林了,更上孤峰第一层。

一塔与云齐,寻僧路不迷。小舟沙鸟外,疎磬夕阳西。古树含云亚,春桥覆水低。鹫峰飞不去,夜夜子规啼。

百年嗟荏苒,千里痛萧条。忍逐东流水,无斯任所飘。

千妖万态逞妍姿,破国亡家更是谁。匡政必能除苟媚,去邪当断勿狐疑。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场屋峥嵘气,虽平岂易干。江湖双鬓古,师友一灯寒。戍柝犹传檄,渔烟自钓竿。极知书有种,吾道未凋残。

寿樽余沥到朋簪,要与郎君夜语深。敢问阿婆开后阁,井中车辖任浮沉。

无量劫来几相见,莫话南州与北县。居士向来业风吹,自合失却本来面。今年坐夏在鹤林,许我先驰海舟便。三山到日已秋深,且看山门骑佛殿。

往时惠崇昼芦雁,对之如在江湖游。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西风九月粳稻黄,朔雁飞来翼相戛。农夫苦饥雁独饱,此意画师应识察。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或乘飘风入烟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广殿遥闻警跸音,觚稜晓色尚沈沈。半空瑞霭爐香馥,一点红雲黼座深。夷夏驩声归羽舞,乾坤和气入薰琴。欲知圣德齐尧舜,逆阙争倾万国心。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云来万山动,云去天一色。长啸两三声,天高秋月白。

佩篽梅开淡淡春,夜来微雨渗轻尘。风和日暖人凋落,不怕倚楼吹笛人。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稔见银河派里人,眼高余子似纷纷。君今绰有前风烈,愿振家声稔旧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