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吴潜的《喜雨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gǔ fú lú qián yī zhù xiāng , shén lóng yāo jiǎo guà kōng c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炷香:一枝香或一束香。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夭矫:1.飞腾的样子。2.屈曲的样子。
神龙:谓龙。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三国·吴都建业正殿名。
炉前:轮船锅炉前向炉膛送燃料的场地。@@@@炉膛前司炉站立的场地。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原诗
古佛炉前一炷香,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