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防画夹五首

徐生脱水双鱼,吹沫相看晚图。
老矣个中得计,作书远寄江湖。

作品评述

《题郑防画夹五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徐生脱水双鱼,
吹沫相看晚图。
老矣个中得计,
作书远寄江湖。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题郑防画夹的五幅画作。诗人描述了画中的场景:徐生脱下水中的双鱼,吹沫相对,彼此欣赏晚间的图画。诗人在晚年时,通过这些画作,从中得到了一种智慧和启示,他将自己的书信寄给远方的江湖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独特的语言描绘了画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智慧。徐生脱下水中的双鱼,吹沫相对,展现了一种恬静和宁静的氛围。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独特的观察力。

诗人在晚年时,通过欣赏这幅画作,获得了一种智慧和启示。他将自己的书信寄给江湖之间,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江湖的向往。这种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懂得享受生活的智慧。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画作的景象,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通过欣赏画作,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智慧和快乐,同时也传递了对远方友人和江湖生活的思念。这首诗词在艺术和人生的交汇点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情和人生的独特洞察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城上芳园花满枝,城头太守夜看时。为报林中高举烛,感人情思欲题诗。

珠贯笋弯奇出伦,龙兰入缕叠文茵。芳年长好长欢夜,满意同心同梦人。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休於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

宫样新装锦{左衤右颉}鲜,都人争服孟家蝉。天心谁识开真瑞,待见中兴第十传。

武侯落落旧规摹,千载谁能发壮图。抚定南方无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吾家旧筑炉峰宅,岂不怀归困转蓬。奔走微官遍林谷,却寻清磬到圆通。

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厥初赋形貌,固已具阴阳。素问无人读,流为采战方。

秋风楚江上,送子话游遨。远水宿何处,孤舟春夜涛。浦云沈雁影,山月照猿嗥。莫为饥寒苦,便成名利劳。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已归耕稼供藁秸,公贵干蛊高巾冠。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王方平谓麻姑云:姑固少年,吾老矣,不复作此狡狯变化也。?

岸树冥茫外,人家点画中。断烟分紫翠,残照抹青红。

马蹄赤日走红尘,汗湿林宗折角巾。输与夷山班博士,深衣脱却作闲人。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畎亩一身尧舜乐,幡然尧舜在君民。别无鼎俎要汤具,为有华勋道在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