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钱参军肇锦招同厉山人秦比部芝庭泛舟虎邱作歌》
拼音和注音
shī chéng wú zuì kè yì shuì , qīng mèng bù yǔ yuān yāng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鸳鸯: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在岸但有杨柳丝,在水但有荷华枝。
蒸霉天气入五月,五月犹似三春时。
船帘不卷摇微飔,袂有蘋影帘为漪。
水香不从蘋末出,却从人鬓遥相吹。
人鬓千鸦插花朵,人袖阑干浅绿垂。
浅绿入蘋鹭舒眼,花朵回窗玉照卮。
船娘打桨自听曲,越客对酒惟吟诗。
入湾颇讶夕阳尽,出桥渐得明月窥。
明月在天灯在水,水天灯月交澄辉。
灯光离合粉荷面,月影朦胧黛柳眉。
荷心箫语逐灯远,明月独送吾船归。
吾船迤逦碧城下,城根草湿多萤飞。
城头云光千里白,照我船背岚霏霏。
诗成吾醉客亦睡,清梦不与鸳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