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道中

上苑啼莺春事休,吴中山水暂淹留。
黄梅时候千门雨,老麦郊墟一望秋。
村熟香醪清入脭,庭存修竹旧封侯。
数声牛笛长亭暮,试把羁情问马周。

作品评述

译文:在苕溪道中,上苑的莺儿不再啼,吴中的山水暂时停留。黄梅季节里频繁下雨,老麦地里一望无边的秋天。村里醇香的酒香沁入了衣襟,庭院里依然有修竹,旧时封侯的身份仍然保留着。几声牛笛在长亭上的黄昏唱起,试着向马周询问我身上羁绊的情感。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邵棠当时在苕溪道中的心情和感受。春天的莺儿停止了鸣唱,山水在吴中也只是暂时停留,而黄梅时节却频繁下雨,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片田野上,农村村庄正丰收着,酒香扑鼻。然而,庭院中的修竹依然繁茂,似乎仍有过去的封侯身份的光辉。在黄昏的长亭上,听到牛笛声响起,邵棠试图将他内心的羁绊与思念向马周表达出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山水和农田丰收的向往之情。诗中使用了寥寥几句来勾勒出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黄梅时节的雨水代表着生活中的艰辛与挫折,而庭院中的修竹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坚韧与执着。整首诗情感浓郁,悠远而宁静,给人一种静心凝思、感慨万千的意境。同时,通过与马周的对话,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邵棠,字仲甘(《宋诗纪事》卷四○),号西坡,都昌(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黄门侍郎。有《西坡集》、《闲居吟》,已佚。事见清道光《都昌县志》卷二○。今录诗二十三首。

诗词推荐

自怜多病趁朝稀,合引朱轓东路归。名姓未通丹陛下,梦魂已过浙江飞。人生如意即为乐,世事惊心渐觉非。正是春风催酒熟,蝤蛑霜饱蛤蜊肥。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

老眼看书成雾,介庵墨妙金篦。波底斜阳红湿,绝胜彩笔新题。

莘野隐於耕,傅岩隐於筑。叔夜隐於锻,君平隐於卜。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夫君无所事,扫迹隐於谷。优游以卒岁,燕居常慎独。方寸湛若水,颜状温比玉。白璧无瑕玷,幽兰自芬馥。插架万签书,拥檐千挺竹。时乘昃月过,自伴微云宿。萧然伏腊余,尚不愧此屋。岂曰不愿仕,可以

梦中往事随心见,配里繁华乱眼生。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水月观音水月明,只将慈眼视众生。众生无量悲无量,应感如传空谷声。

风露晚珊珊。洛下湘中接佩环。急把一杯相劳苦,云端。只恐冰肌亦自寒。二客共阑干。潋潋鲸波吸未干。待得月华移十丈,乘欢。更上层楼极处看。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转令神性悟。更慵羡、我夸五裤。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道余归去路。烟霞侣。

千载前人每暗同,眼边俗客马牛风。作文要可张子布,饮酒思从陈孟公。半世氛埃成潦倒,几时蓑钓入空蒙?一庵处处皆堪老,莫怕无山著此翁。

晚上危亭忆令威,凌虚山上悟玄机。丹成不见升腾迹,徒想当年化鹤飞。

群才何辐辏,圣度似天宽。清跸留儒馆,黄金散将坛。风云一语合,日月万人看。攀附今无路,哀摧壮士肝。

禅版蒲团俱似谁,电光石火竟奚为。傥能径作白鼻去,未信只教黄面知。柁楼故略凫雁海,月魄端护蒹葭池。一语休论偶相契,粗言且拟寒山诗。

三见春归人未归,天涯依旧赋春诗。一官得失不相补,万事乘除只自知。年去年来供屈指,岭南岭北入支颐。柳眉桃脸竞时节,难遣东风染鬓丝。

青林阙处绿阴开,十里长风送月来。妒雨玩云都净尽,素华清影巧裴徊。

重到招提恰两年,北窗风雪接衾眠。客来休说邯郸梦,世事端知不偶然。

平地忽翻千尺浪,吞空沃日势滔滔。截流机峻无人荐,谩说茶陵踏断桥。

春愁能浩荡,送别又如何。人向吴台远,莺飞汉苑多。见花羞白发,因尔忆沧波。好是神仙尉,前贤亦未过。

五峰翠挼蓝,双涧声振锡。中有老频螺,倒吹无孔笛。不许行云作伴归,谁来踏破苍苔迹。

田庐寂寂近塘坳,仕路纷纷久绝交。多病未能从五柳,避喧端欲老三茅。白云那忍閒归岫,紫燕空惭漫累巢。闻道金坛有仙隐,梦回清月堕林梢。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