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一作宋之问诗)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铜雀台(一作宋之问诗)》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诗意: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更迭的感慨。诗人以铜雀台、望陵台象征着盛世的荣光和权势的消逝,以此表达了自古至今的历史传承和变迁。诗中提到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形容了以王侯贵族为代表的统治者离去后,留下的华丽和辉煌只剩下空虚与寂静。诗人通过对比过去辉煌的景象和现实的荒凉,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

赏析:《铜雀台》一诗作于唐代,通过描绘铜雀台和望陵台的现状,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之情。诗人以铜雀台和望陵台为象征,表达了权力的更迭和历史的无常,以及人们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失望。诗句简练,意境深远,用寥寥数语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哀叹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古迹的敬仰和心系。这首诗词在唐代诗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一首令人称道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紫马仙人跨白犀,繙经台映钓鱼矶。千年老树风雷坼,独有红泉洗断碑。

烟昏日落更谁知,四十流年一饷时。水次梅花应独笑,城头老子尚能诗。画船绿幕今如梦,雪鬓苍颜只自悲。淡抹浓妆有余态,西施终是老西施。

右相历兵署,四松皆手栽。劚时惊鹤去,移处带云来。根倍双桐植,花分八桂开。生成造化力,长作栋梁材。岂羡兰依省,犹嫌柏占台。出楼终百尺,入梦已三台。幽韵和宫漏,馀香度酒杯。拂冠枝上雪,染履影中苔。高位相承地,新诗寡和才。何由比萝蔓,樊附在条枚。

弹击京畿已五期,一廉始叹盖棺时。君王万里犹明见,近有斯人却未知。

土木非吾事,支东复拄西。雨盈沟壅叶,檐侧礎沈泥。护壁时编苇,登楼恐折梯。若无忧挠至,终岁亦安栖。

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道士令,悦神乐中所谓离而复合者。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吹过楼南畔。

匆匆蓐食过重丘,炬影通林见远流。云物澜翻烟幂历,细风吹霰上征裘。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二月尽头三月来,红红白白一斋开。酴醾正要金沙映,莫道金沙只漫栽。

有月竹阴寒。

暮齿忽将及,同心私自怜。渐衰宜减食,已喜更加年。紫绶行联袂,篮舆出比肩。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

贫汉殉财夸死权,世间廉退者差贤。高门炙手今罗雀,废冢枯髅昔珥蝉。薄糁藜羹诳雷腹,旋蒙絮帽暖霜颠。时人莫笑侬寒俭,自古臞儒近列仙。

三千稚翠绕池亭,他日摩挲考岁星。为语邦人须耐久,春红何必似冬青。

相逢未易可疏亲,不是登墙宋玉邻。林下风标许谁比,直须江左谢夫人。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

紫殿朱阑白玉坡,天风吹乐下云和。城头星斗知春早,苑外旌旗拂曙多。龙集载看新岁纪,凤池初暖旧恩波。拟将无逸陈周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月色净加水,奈此清兴何。谁人当领此,隔屋呼项佗。驾言先我出,追随费经过。履声适相逢,欢然甜亭茶。乾坤何浩荡,水月光相磨。醉归巷无人,群儿自前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