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作归来鬓已斑。

作品评述

《庐山》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丹碧沉沉虎豹闲,
翠绿的山峰静静地沉浸在丹碧色的云霞之中,
山林中的虎豹自由自在地闲适生活。

松幢引度九重关。
松林之中,悬挂着引导人们穿越九重山关的旗帜。

人间未觉浑无路,
人们在尘世之中还未意识到自己已迷失了道路,

天上还惊更有山。
而在天上,他们还会被惊讶地发现更加壮丽的山峰存在。

瑶草红泉供挹酌,
山中的瑶草和红泉被人们用来饮用。

金风白露送跻攀。
金色的秋风和洁白的露水伴随着人们攀登山峰。

良游自叹平生误,
晁补之自怜地感叹自己平生追求的游览之事是一种错误,

便作归来鬓已斑。
回望来时,晁补之的头发已经斑白。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庐山被描绘成一座丹碧色的山脉,山间生活着自由自在的虎豹。人们在尘世间迷失了自己,却发现在天上还有更加壮丽的山峰存在。诗中提到了瑶草和红泉,这些山中的宝贝被人们用来品尝和享受。金风和白露伴随着人们攀登山峰,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最后,诗人晁补之自怜地感叹自己一生追求游览的事情是一种错误,他回望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美景和反思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经历和追求的思考和悔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意象,展示了晁补之细腻的感受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客至启幽户,笋鞋霆曲廊。潮侵坐禅石,雨润读经香。古砚传人远,新篁远塔长。城中如火热,此地独清凉。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沈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霜月古。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掀髯起舞。看羱伏苍苔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仙家鳞桧古,小市鹿梨甘。

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子才得所乐,我拙日益鲁。拳拳相思心,契阔不得语。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烘帘微照自生光,吹面轻风与送香。谁把金刀收绝艳,醉红深浅上钗梁。

几幅生绡扫麝煤,枯梢黏藓石封苔。布成野水云山去,博得金章玉句来。眉白自惭非我有,眼青多藉为侬开。一经题品多增价,古锦光芒亦壮哉。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屡从渊明游,云山出毫端。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天末迷蓝嶂,江湄乱麴尘。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陆义姑姊女中不可无,少年嫁为蒋氏妇,夫亡抱子夜泣衡门乌。有弟天下选,给事留上都。抗章斥宰相,叩头伏阁当天衢。龙帏览书宰相罢,给事亦谪蛮滇隅。弟妻忽云没,弟在万里途。室中何所有,男女遗两孤。高堂胡夫人,眸昏但悲呼。义君闻之语:“其子今日之责,非我其谁乎?汝谨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玉堂元不閟英灵,地主还从此地生。千里棂高人独立,九宗山峙月双清。洋洋水薤临民意,猎猎霜林战叶声。如许高情谁与拟,玉梅枝外看参横。

正家巴山阳,占田才百亩。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少蒙义方训,交口相传授。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既长游乡校,稍稍别妍丑。父曰尔勉哉,学问贵悠久。惧然铭诸内,庶几造渊薮。奈何天降割,累累若孤狗。三年抱忧患,忍复

乱后悲行役,空寻孙楚楼。萧萧木叶下,浩浩大江流。地向荆襄尽,山连吴越秋。伊人在天末,瞻望满离忧。

独立千秋浑不倚,排虚直上似无根。履穿尚恐高难及,磴滑犹应险可扪。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