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送林崇高还武夷山(其二)》
拼音和注音
wǔ yí shān zhōng máo zhú duō , shén jūn yī qù nài shān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毛竹:竹的一种,又叫南竹。通常高达二三丈,节间的距离较短。它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武夷山中毛竹多,神君一去奈山何。
松风犹带琅璈响,散入遗音作棹歌。